當賺錢不再容易:「內卷世代」的中國年輕人為何將「躺平學」掛在嘴邊?

2021-06-02 12:20
中國學童(AP)
中國學童(AP)

「原來是同一個項目每一人負責一個模塊,如今好項目變少了,就會有很多人會來搶你獨立負責的模塊,大家都想來分一杯羹。」

她稱自己的情況不是孤例。「我卷,我下面的人也在卷,我老闆、甚至老闆的老闆老闆也卷」。

「內卷在中國的語義與競爭白熱化高度聯繫在一起。年輕人不斷感受到競爭的壓力,如果不努力、不競爭就會落後、淘汰、出局……但他們一直在同一個水平上,像一個陀螺被敲打,卻沒有突破,」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教授項飆分析道。

「他們最直觀的感覺就是很累,覺得自己重覆性的投入沒有形成突破,看不到意義。」

「歷史性時刻」

1978年「改革開放」之後,中國採取市場經濟體制,GDP常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幾十年來,「致富」成為幾代中國人的目標,中國中產階級群體迅速壯大。

根據麥肯錫公司《2020年中國消費者調查報告》,10年以前,92%的中國城市居民家庭可支配年收入為14萬元人民幣或更少,如今已有50%的中國家庭躋身較富裕家庭行列,可支配年收入達14萬至30萬元人民幣。

孫珂的父親便是憑借醫藥器材生意和炒股,給全家帶來了幾套房子和優渥的生活。在他看來,內卷的本質是這一代人機會的減少。

「我們父母的那個年代雖然有他們的限制,但也有那個年代特有的機遇,因為一切都剛剛開始,都是新的,都可以去試試,如果你敢想敢做是很有可能成功的。」

程序員
Getty Images

觀察人士認為,「內卷化」討論背後,是已來自中產階級的年輕人面對錯過機會窗口期的一種挫折感。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眼見父輩分享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紅利,暢想自己也會面臨一樣廣闊的機遇,但現實已非如此。

「現在的人們之所以擔心是因為他們發現有太多競爭,不再像是90年代或者21世紀最早幾年那樣,只要有一個想法就有機會去創業迅速致富,那個發展的階段已經過去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跨學科研究講師徐舫表示。

她指出,在數十年發展後,中國已經實現幾代領導人希望的「與世界接軌」,出現典型的後資本主義社會狀態。然而,與西方工業革命相比,中國實現這一階段的過程十分短暫。

「這短暫到它仍停留在人們鮮活的記憶裏。這些年輕人的父母,甚至只比他們大10歲的鄰居可以在這個年紀獲取那麼多利益,但如今這個窗口對他們卻關上了。」

「某種程度上,這是歷史性的一刻,」她表示。

「資本家閉嘴」

對於「被卷」 感到不滿的年輕人髮現,他們的沮喪無法被已經獲得成功的上一代人理解。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與他們的僱主、資本之間的對立日益明顯。

在最受中國年輕人青睞的互聯網行業,一群程式設計師因為不滿行業常見的高強度加班「996」工作模式(每天早9點一直工作到晚9點,每周工作6天),他們在網路上發起一場抗議運動。他們提議所有人凖時下班回家,還建立了一份「996」黑名單。 (相關報導: 中國「獨生子女」無眠夜:百日無孩、超生墮胎……計畫生育殺死無數嬰兒,現在三孩政策來了 更多文章

Alibaba Group Chairman Jack Ma attends 2018 Alibaba Xin Philanthropy Conference on September 5, 2018 in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of China.
Getty Images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曾被很多中國年輕人視為偶像,但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將其批評為「資本家」。

「內卷」引起熱議的同時,中國年輕人與資本對立的情緒也日漸高漲。在一檔職場類節目上,中國時尚界著名人物、《時尚芭莎》(Harper's Bazaar China)前總編輯蘇芒將「內卷」解讀為「慾望與惰性的差距」。許多年輕人認為,這代表了「資本家」的典型觀點。

更多文章
注意,失聯中!情緒失控打爆玻璃 北市聯醫確診男今早逃離醫院
立委助理篩檢陽性「上周有進辦公室」 溫玉霞:自己會落實自主管理
ETtoday民調》本土疫情爆發,這3人支持度暴增 最新民調出爐
遠距教學之亂》臉書社團有學生公開直播連結,呼朋引伴干擾上課!網友提三個方法保護師生權益
確診者攻擊護理人員狀況頻傳 蘇貞昌:防疫人員因公傷殘國家負責照顧
洽購BNT破局?德駐台代表打破沉默:德國政府努力了,但無法掌控契約
「3+11」釀疫情破口?放寬機組員檢疫措施 2監委申請自動調查
ETtoday民調》放寬「3+11」、爆發疫情釀大禍!陳時中慘跌神壇
ET民調》嚇壞!近9成民眾盼盡速接種 當進口疫苗在前,不到2成願打國產 
連自家人都不信任國產新冠疫苗 俄羅斯「衛星五號」疫苗外交出師不利
胃食道逆流放著不管,恐造成食道灼傷!營養師公布7大地雷食物,咖啡、甜食並不是唯一兇手
2021失能險接連停售,沒買到怎麼辦?勞保還有2種給付方式,發生意外無法工作不用慌
染疫者從活跳跳到插管離世恐短短數日 醫籲給家屬「視訊告別」的機會
他要賠大同19億:前董事長林蔚山掏空公司被判8年,高院更一審判賠償損失
新北養護中心再傳染疫!侯友宜籲:中央應讓長照機構人員優先打疫苗
高端疫苗連跌停3天!跌破300元、市值蒸發逾220億引發市場關注
蔡政府終於看懂台人「2字底限」?醫:吵疫苗沒用!先解決這事
本土疫情影響新車到港!台鐵EMU3000月底抵台計畫告吹
世衛核准第二款中國疫苗「緊急使用」,科興有望加入COVAX計畫
聯發科、高通搶先佈局WiFi 7? 新世代無線網路可結合多頻譜共用、支援延伸實境應用體驗
騰訊熱門手遊「王者榮耀」挨告!遭指「誘導沉迷」、「遊戲人物暴露」,侵害未成年人權益
台灣人的疫情時差報告:這一次,世界示範給我們看
華爾街日報》中國嬰兒荒會引發全球大通膨嗎?
印度新冠疫情降溫?確診曲線明顯趨緩 89%人口尚未接種疫苗成最大隱憂
念二流大學,也能進一流企業!過來人曝真實心聲,年收百萬、好成就才不是高學歷的專屬權利
「承認國產疫苗緊急許可比美國鬆!」陳文茜籲陳時中:停止説謊記者會
台灣裝大爺要求疫苗量小、夠便宜、供貨得快?律師:我是藥廠就叫你滾了
風評:郭董買疫苗難讓兩岸「春暖花開」
蕭旭岑觀點:蔡總統應立即宣布國人有疫苗選擇權
桂宏誠觀點:校正回歸證實為真卻仍遭政府打假法辦
石恬華專欄》在家工作的美麗與哀愁:給主管的幾點建議
陳朝平觀點:抽絲剝繭,一探疫苗採購與惡的距離
歐陽弘觀點:進口疫苗不應過度參雜政治
呂紹煒專欄:請問總統,你買過加州製造的iPhone?談疫苗原廠情結
觀點投書:一張表懂限電的主要元兇!
觀點投書:甩鍋指揮官和產製假訊息的民進黨
陳立誠觀點:中國減碳懸崖勒馬
觀點投書:查核事實查核中心
觀點投書:給國人安全而足夠的疫苗是政府的責任
觀點投書:尋人啓事─七年前太陽花還在嗎?
前友邦索羅門省長來台就醫讓中國氣噗噗 台灣外交部:純粹人道醫療用意
台灣國產疫苗的全球競爭者有230個!28種新冠候選疫苗已進入第三期測試,日韓也在迎頭趕上
疫情尚未趨緩!台南月津港燈節再度暫停舉辦,帶你回首2021未展出的美麗藝術作品
「陳時中誤信網軍說國外疫苗沒做三期」 王世堅嘆:政府用人在比笨?
金管會准併保德信 台新金6年內釋彰銀持股籌款:盼與財政部和解
指郭台銘花60億買快過期BNT疫苗被嗆爆 李秉穎改口:是口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