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們總會執著於得不到的東西?心理學道出一輩子難解的可怕真相,不走出來就只能被傷害

2021-03-22 15:15

? 人氣

「羅密歐與茱麗葉效應」表示越坎坷的情路越容易成為經典,但事實上,你會執著於不可能的人跟心理因素很有關係。(圖/取自pakutaso)

「羅密歐與茱麗葉效應」表示越坎坷的情路越容易成為經典,但事實上,你會執著於不可能的人跟心理因素很有關係。(圖/取自pakutaso)

世界上,有一種痛苦是心底明確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卻同時也知道自己無法得到他。無論是單戀一個不可能的人,放不下一段不可能的感情,還是糾結於一些無法改變的事實。那些所有得不到的,都成了人們的夢。在夢中,一切放不下的執念和欲望都幻化成了脫離實際的美好的幻想,深深地吸引著人們瘋狂追尋,甚至不惜一切的代價。但是,值得想的是,為何人們如此執著於得不到的人或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國心理學家Brehm於1966年首次提出了心理抗拒理論(Reactance Theory)。該理論認為,越難獲得的事物,在人們的心目中地位越重要,價值也就越高。當人們的「自由意志」受到客觀的限制時,心裡會產生不悅感,而為了調整認知失調,從事被禁止的行為反而可以消除這種不悅。所以才會發生當別人命令不可做什麼事時,我們往往會反其道而行之的現象。 

「人們對自己的行動,思考或感受有自由控制權,當這種自由受到威脅時,人們會有很強的動機把它找回來。」 Dr. Brehm如此說。

這也就解釋了,為何我們放不下的總是當下得不到的人或事,而我們想要更多的,總是已經失去的東西。在感情中,人更渴望的總是那個對自己不感興趣的他,說的也是這個道理。同時,心理抗拒理論也解釋了為何一些客觀的障礙會另人們更加喜愛那些得不到的人或者事物,並且客觀的障礙阻力越大,人們的心理抗拒程度越高。例如在青春叛逆期的人們總會違背者父母的命令列事,並且父母越阻礙,個人會更有動機去做那件事。而在經典的愛情橋段中,對家庭反對等現實障礙的心理抗拒會使得雙方的感情更加牢固。莎士比亞筆下的羅密歐與茱麗葉,由於雙方世仇,他們的愛情遭到了極力阻礙。但壓迫並沒有使他們分手,反而使他們愛得更深,直到殉情。因此,心理學中也把這樣「越是艱難越是無畏」的現象稱為「羅密歐與茱麗葉效應」(Romeo and Juliet effect)

無論是西方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泰坦尼克號還是東方的梁山伯與祝英台,很多動人的愛情故事都並非因為男女主角相扶相愛永遠幸福地生活下去而聞名於世,而是因為情路坎坷,雖有各種障礙卻至死不渝或者雙雙殉情終而打動人心,成為經典。 而在現實中,當這些障礙減少或者消失的時候,雙方則很有可能分開。因為:

「經歷過重重阻力和生死考驗的愛情,不一定能抵得住平凡生活的衝擊。當愛情的阻力消失時,也許曾經苦戀的兩個人反而失去了相愛的力量。」

遺憾與後悔是主導著人生的兩個主題,那些無法得到的東西,似乎對我們有著神秘的吸引力。這讓我想起前段時間風靡紐約的一個實驗,實驗者在紐約街頭放一塊黑板,上面寫著「寫下你覺得最後悔的事」,當黑板逐漸被填滿時,他們發現所有後悔的事,都是那些人們曾經沒有做過的事,或者非常想做的事

我們常常幻想著,如果時間回到那一刻,或許我可以做點什麼,事情就不會變為現在的樣子。或者如果我能得到我所追尋的東西,我的將來會怎樣。但是人們忽略的是,所想的這些結局只是我們期待中美好樣子。因為有夢和期望,在看待世界的時候人們便自動地戴上了一副玫瑰色的眼鏡而此刻在你腦海中所期望的那個人或者那件事,也並非他的本來面目。也因為所幻想的各種歡愉實在太美好,我們也才真正地放不下,執著地去追逐那些我們想要的,而非現實的東西。你期待你努力追尋的那個現在對你冷漠的他會像親人一樣照顧你,無條件愛你,會帶你環遊世界,和你努力打拼有個小家,但最終發生的卻很可能是「你眼裡的蓋世英雄踏著七彩祥雲,經過了你,娶了別的姑娘。」(Quote from 麥子)然而,那些付出的愛和沒被實現的欲望並不會消亡,而是悄悄地蜷到心裡一個可以隱藏的角落,慢慢地變成一道傷口,最終演化成苦楚與自私,傷害著自己和真心關心你的人。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什麼值得想(原標題:為何人們總執著於得不到的人或事?)

責任編輯/連珮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