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從藻礁案看台灣政治的兩個困境

2021-03-03 05:40

? 人氣

藻礁公投近日在社群網路上聲量迅速增加,根本原因便是國民黨黨主席江啟臣加入聯署的行列,民眾黨也很快跟進。(資料照,顏麟宇攝)

藻礁公投近日在社群網路上聲量迅速增加,根本原因便是國民黨黨主席江啟臣加入聯署的行列,民眾黨也很快跟進。(資料照,顏麟宇攝)

藻礁公投近日在社群網路上聲量迅速增加,根本原因便是國民黨黨主席江啟臣加入連署的行列,民眾黨也很快跟進。在短短的幾天之內,原本關注度相對低、有連署份數不足危機的環保公投,迅速變成驚天動地的兩黨之爭。原本壁壘分明的網路世界產生了一場短路,泛藍與泛綠都出現了震盪,其原因很簡單:兩大政黨都與這個開發案脫不了關係,也都互換過立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風波且過,議題本身與政治攻防固然值得我們關心,但對於關心台灣政治與社會的人來說,我認為我們應該看見,這場鬥爭所顯現出兩個台灣政治的困境。

本爭議約有兩個階段,分別是議題本身環境保護與產業發展的經典辯論,以及在國民黨加入連署後興起的政黨對立。前者呈現的困境是台灣兩黨政治僵化;後者則是在兩大黨開始輸出影響力之後,公民政策辯論的失語與退化。

(一)兩黨政治僵化

台灣政黨政治的僵化源自於單一選區兩票制,該制度促成了台灣的兩黨競爭架構。理想上,兩大政黨應該吸納社會的所有對立,並透過議題的混合沖淡激進與尖銳。這個制度效果在歷史上是有發揮效用的,它終結了台灣早年的政黨亂象,創造了穩定的政治競爭環境,迎來三次政黨輪替。但穩定的反面,就是僵化,特別是台灣的社會在這二十年之間已經以驚人的速度成長,不只是物質層面,更是精神、社會的全面轉變。但面對這些轉變,我們的政黨體系卻無法從善如流地吸納:

在二元對立的結構底下,完全執政成為自然,但是因為執政黨的完全執政,政策成敗的責任高度集中,在野黨因此把所有的精力全都放在如何「順應民意」對執政黨的政治菁英做打擊。以此邏輯,只要執政黨能夠塑造足夠的輿論支持,在野黨很理性地便會選擇默不作聲,完全失去監督的功能。在這個局勢底下,政策的產出根本就不是經過代議士辯論的結果,而是由行政官僚、產業大佬與執政黨的智囊團一手包辦,產出方式單一又沒有在體制內獲得有效辯論與妥協。對於權益受損或根本就沒有參與在政策制定過程中的公民來說,政策往往都是已經殺到家門口了,才有時間反應與了解,這時發難上街抗議衝突便會被貼上無理取鬧、藐視專業的標籤,而若這群人又不幸是社會的少數,連在野黨都不會搭理他們的訴求。

(二)公民政策辯論空洞

基於前面所說的僵化兩黨體制,台灣的重要政策產生過程經常是欠缺討論的。但理論上,言論自由與現今發達的社群網路應該可以協助人民跨時跨地的組織,根本用不著政黨的宣傳力。然而實際情況中,我們卻看到,針對既存的政策可以表達批評或支持,但卻沒有辦法提出政策,或深入的去討論政策如何變得更可行。若要舉證,隨意瀏覽任何新聞媒體、政治團體的臉書粉專就可以看到留言區的以謾罵、帶風向為主的現象。簡而言之,這個虛擬的公民大會堂根本完全沒有促成談判與產出共識的效果,某種程度上,這種公共辯論的扁平化,也使得我們逐漸變得與象牙塔中的官員一一樣,我們表面上聽見對方,以為自己很懂這個社會上的各種群體,貼上一個讓我們心安的標籤,就去瘋狂地愛或瘋狂地恨一群人,這則是台灣政治的第二個困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