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過年,手頭緊怎麼辦?理財顧問:固定開銷分散到全年,讓你用錢不再Monday Blue

2021-01-11 09:58

? 人氣

把固定支出分散到全年12個月計算、按月轉存,就能擺脫理財大小月的煩惱!(圖/Freepik提供)

把固定支出分散到全年12個月計算、按月轉存,就能擺脫理財大小月的煩惱!(圖/Freepik提供)

你應該知道的是:我們小市民收支有時難免失衡,當入不敷出怎麼辦?理財顧問建議:記得把全年固定支出加總、分攤為12個月計算,按月轉存金額到另一理財帳戶,就可以擺脫Monday Blue的煩悶,就好像應該在冷門時段到郵局、銀行辦事一樣!

人真的是很矛盾的生物,雖然心裡都明白由於剛度過週末假期,所以週一通常較沒精神在工作上,但卻偏偏喜歡幫自己塞一堆事情在「週一」,將疲憊感拉到最高,這中間難道有什麼誤會嗎?(延伸閱讀:2千位成年人的真心話:當年這四個理財錯誤,讓他們終生後悔!你也犯了這些錯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由於家中長輩對錢的使用較為保守,沒辦提款卡,也就更不可能使用網路銀行,所以不定期要至銀行臨櫃幫長輩轉帳、匯款等,時間久了發現到週一跑銀行處理事情的人特別多,手中號碼牌與頭上燈號的數字差距,往往至少要等半小時以上,實在很想找機會問問現場的民眾:「為何僅有週一有空跑銀行呢?」

帶長輩至醫院回診時,似乎也有著類似的景象,常有相同的科別、相同的醫生,偏偏選擇週一回診的患者特別的多,漫長的等待也考驗著病患與家屬的耐心,讓回診成了一種負擔。當然也會想問:「除了週一之外,其他天是否會有空呢?」(延伸閱讀:房貸提前還,反而會虧錢?理財專家算給你看,這樣運用資金你會更有錢)

至於公司在週一的會議特別的多,多到導致週一的心情顏色「偏藍」,這又或許是主管想讓大家知道本週開始「起跑鳴槍」的儀式之一吧?說了那麼多,只是突然發現,大家對一些生活上的習慣也呈現某種「集體意識」,重複且固定做著某件事情,雖偶有抱怨但久了似乎也漸漸習慣、默默地承受了。(延伸閱讀:要存多少錢才能開始投資理財?至少準備好40萬!)

消費,一直都是如此?

週末在外用餐時總是抱怨著人太多需耐心等候,把用餐的興致都給磨去了;而週末美式大賣場的湧入人潮及車潮,會誤以為有著「60秒免費搬」的活動....我們來調整一下原有的生活習慣,週末嘗試避開「正常用餐」的正午12點與晚上6點,提早或延後1~2個小時,有機會讓你發現「奇蹟」,會有免排隊不再只是特權的小確幸。而改為平日或是週末的一早出門採購,相信也會讓你看到「舒適」的景象。

理財,何嘗不是如此?

每當遇到4、5、7、11月,就會習慣性分別抱怨所繳交的牌照稅、所得稅、房屋稅、燃料稅、地價稅等;若遇到繳交保險費的當月,心中常會對著老天爺吶喊:「為何要這樣對我?」此時此刻,我反而想問:「你,還好嗎?」

上述既然時間及金額都是確定的支出,可嘗試將其金額「平準化」,也就是加總一年內的所有固定支出後除上12個月,就能知道「平均」每個月此類的固定開銷,接著每當該月份薪資戶內的薪水一下來,就立刻將此固定支出的平均金額轉至另一個理財帳戶,這樣一來,不僅不再需要費心記憶每個固定支出的月份(因為12個月後自然會累積出該筆需繳交的費用),同時也降低過去支出存在著「大、小月」的問題,可謂一舉兩得!(延伸閱讀:勇敢去面試,千萬別刷爆卡:第二波疫情爆發,你該注意6大職場、理財重點)

原來,只要稍微調整用錢或生活的固有習慣,心情就會跟著微調至愉悅的頻道!還在懷疑嗎?你試試看就知道囉!


蔣竣植
蔣竣植(圖片/理財+1課)

作者/蔣竣植

「理財+1課」有雙關意義,是「理財家醫科」的諧音。我們是對推廣正確理財規劃有著熱情使命的CFP(國際認証高級理財規劃顧問)組成。肇於國人通常將「理財」與投資,或單純的購買理財商品劃上等號,而相關的如收支,信用,風險,稅務,投資等管理或是符合自身價值觀的人生理財目標設定,及財商教育,經常忽視或是欠缺而不完整的。所以我們以「理財家醫科」、「駐診家醫」為核心,撰寫理財科普文章並不定期邀約相關領域的「專科醫師」駐診, 為您的理財學習永遠+1!

本文授權轉載自理財+1課,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責任編輯/周岐原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