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娟專欄:當土地沒有正義,只好上街頭!

2017-08-15 06:40
身為國立大學教授,徐世榮的身影卻總是出現在街頭,他無怨無悔,只因為台灣要好,就要從土地正義開始。(反迫遷凱道遊行/資料照/蔡耀徵攝
身為國立大學教授,徐世榮的身影卻總是出現在街頭,他無怨無悔,只因為台灣要好,就要從土地正義開始。(反迫遷凱道遊行/資料照/蔡耀徵攝

15日下午文化部將舉行「2017年金鼎獎頒獎典禮」,其中,地政學者徐世榮的書《土地正義—從土地改革到土地徵收》是得獎作品之一。這些年來,徐世榮不只寫土地正義,也站上街頭,用說、用身體,傳達土地正義的重要性。這本書得獎,不只是對他個人的肯定,也是對台灣沉淪中的土地正義,一個重要的警示。

連日高溫幾乎快把台北融化了,一如多年來不斷上演的土地徵收事件,也快融化了台灣顛簸的民主。在徐世榮位於指南山上的研究室裏,他說起自己為什麼走上捍衛土地正義這條路。「我在美國的老師Robert Warren教授,是一個很強調社會實踐、社會關懷的學者,70多歲了還上街頭,他對我的影響非常大。」

回國後,徐世榮開始每個月寫一篇文章倡導土地正義。1996年一場田野調查更徹底改變了他,一位70多歲的佃農跟他說:「老師你知道嗎,我們頭家好可憐,我們還要偷偷送東西給他吃。」他聽了非常驚訝,1952年起實施的耕者有其田、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等土地改革政策,原來是對地主的嚴重侵害。

政大教授徐世榮希望大家重視,土地徵收是基本人權的課題,是剝奪生存權、人格權、人性尊嚴的違憲問題。 (朱淑娟提供)
政大教授徐世榮希望大家重視,土地徵收是基本人權的課題,是剝奪生存權、人格權、人性尊嚴的違憲問題。 (朱淑娟提供)

威權遺毒的程序不正義,還停留在1960年代

而威權時代延續下來的隨意徵收惡習,並不因解嚴或政黨輪替而改變,反而變本加厲,變成一種政府拿百姓土地賺錢、拉攏派系的工具。

「台灣是一個『技術的國度』,我們都以為技術能解決社會問題,但這是不可能的,還是要尊重人們的想法、選擇、價值觀。」徐世榮說。

美國的土地政策在1960年代受到很大的挑戰,愈來愈多人問:「都市計畫到底是幫人們生活更好,還是把他摧毀掉?」之後美國的土地政策出現大翻轉。

「我在美國學到的都市計畫,就包括內容、程序兩大重點。而規劃內容至少包含8個子計畫,例如一個交通運輸計畫,一定包含經濟發展計畫、公共衛生下水道、環保、社會再分配等計畫。而且,一定要有『正當行政程序』。」

但台灣的都市計畫還停留在1960年代的美國。當交通部提出一個交通運輸計畫時,就只以交通計畫為主,其他的土地徵收、區域計畫、都市計畫等子計畫都跟他無關。擬好計畫後就送國發會審議,再送行政院核定,其間沒有公民參與。而一旦計畫核定,就有如拿到尚方寶劍,其他價值通通都不重要了。

慢慢地,徐世榮發現光寫文章並不能改變現況,許多面臨土地徵收困境的人也求助於他,於是他不再定位自己是一個「公正客觀的學者」,民眾的抗爭與我無關,因為土地正義不只是大學裡的一門課,而是必須有人去做,才可能被實踐。

自此他站上街頭的機會愈來愈多,而他始終堅持「說理」,因為唯有科學證據才能促成改變。每一次上街頭,徐世榮都會帶很多地政、法律書籍,引經據典不斷地說:「土地徵收不只是價格,而是剝奪人民的財產權、生存權、人性尊嚴。徵收應該是最後迫不得已的手段,但最後都變成最優先、且唯一的手段。 (相關報導: 「前瞻特別條例違法違憲」顏厥安:民進黨強勢通過就跟國民黨一樣 更多文章

輕率的土地徵收一再上演,國家的進步是靠著不斷犧牲社會弱勢來達成,今天是他、明天換你,一批一批人輪流被列為社會弱勢,大家千萬不要以為這些事跟我無關。但有權者故意誤導「少數服從多數」,但基本人權是數人頭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牛淚觀點:習近平時代解析中國問題的方法論
左正東觀點:北京還想維持現狀嗎?
閻紀宇專欄:「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表達的權利」有多困難?
筆震觀點:時代力量的困局─要取代國民黨還是民進黨?
觀點投書:與林全院長談電網韌度
日本精神科名醫不開藥,卻用一句話解決病患的焦慮,飽受質疑的他只淡淡回應了…
觀點投書:勞資相爭後,我們應如何冷靜看待消費者權益
觀點投書:女兒!台灣有許多《敦克爾克》的英雄飛官-法雷爾都躺在空軍公墓裡
觀點投書:那一年,政客們消費的運動員
觀點投書:「新南向政策」不再是西進的替代品
日本歷史最久的薰衣草田!北海道富田農場絕佳攝影點大揭露,文青風伴手禮也別錯過
「半澤現象」與臺灣公民運動的困境:《跨界思考》選摘(上)
世大運生變數!除了烏干達棄賽 還有10國未完成報名
「台灣人才外流嚴重,一年流失72萬」業者建議:開放投資抵稅,發展金融科技
打造澎湖綠能觀光島 2025年全面綠能發電
網路借貸平台已泡沫化,段錦泉:商業分析才是FinTech的藍海市場
空污法修法公聽會 環團反對排放量交換
「學好母語更重要!」美國教育專家:不贊成外國父母讓孩子接受全英文教育
遵守一中政策 烏干達不來參加世大運了
藝術導覽小志工培訓 美學紮根有成效
法警值班時薪調為70元,基層不滿「10元摸頭」
肺結核病例全台最高,屏東縣:醫療資源不足
聯合婚禮遊輪風 百對新人拼生育抽公主遊輪
八里幸福柚 你和幸福有約
八二三戰役59周年 朱立倫與600英雄緬懷國軍前輩
搶救百年國小老樹 樹醫師免費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