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乃靜觀點:偏鄉是108課綱多元選修課程的罩門

2020-08-26 06:30
作者指出,多元選修更面臨現有師資結構的問題;108課綱必修減少,選修大量增加,導致學校要求科任老師開設多元選修課程,以滿足必要的基本鐘點。圖為國民黨立委2019年主張為落實108多元選修課綱精神,要增置高中職教師員額至3人。(資料照,顏麟宇攝)
作者指出,多元選修更面臨現有師資結構的問題;108課綱必修減少,選修大量增加,導致學校要求科任老師開設多元選修課程,以滿足必要的基本鐘點。圖為國民黨立委2019年主張為落實108多元選修課綱精神,要增置高中職教師員額至3人。(資料照,顏麟宇攝)

108課綱規定,普高學生在三年應修的180學分之中,54-58 學分為選修課程,其中多元選修課程至少要修習6學分。多元選修課程的目的,在幫助學生探索自己的興趣,學校也依此發展自己的特色。植基於此,學校應依學生興趣、性向、能力或需求開設課程內容,包括本土語文、第二外國語文(含新住民語文)、全民國防教育、通識性課程、跨領域/科目專題、實作(實驗)及探索體驗、大學預修課程或職涯試探等各類課程。

日前新聞報導指出,前導高中違反新課綱,把多元選修課、彈性課程,強制配給主科老師加課趕進度;甚至有學校「假選修之名」,實際上未開放學生選課、跑班;或是設計兩套課表,一份專門用來應付官方檢核。教育部對此祭出針對前導高中,除名、取消補助經費等辦法。

除此之外,有人擔心偏鄉學校,因師資不足,無法開出足夠的多元選修課程,滿足學生的需求。其實不只是偏鄉學校,多元選修更面臨現有師資結構的問題;108課綱必修減少,選修大量增加,導致學校要求科任老師開設多元選修課程,以滿足必要的基本鐘點。筆者任教於南部高中的親友指出,學校要求國文、英文、數學、自然、社會和藝能等科要各有三位老師,加資訊科一位等十九位老師開設多元選修課,加上二門外語課,共開設二十一門多元選修課程。雖然符合教育部開設課程數的規定,然而老師面臨的問題卻是:老師除了主科目外,又要教授多元選修課程,備課壓力大,常感時間不足。另外,課程內容是否合適,又是另一個問題。學校雖然有課程發展委員會,其中也有家長和學生代表,但委員沒有專業背景,又如何審查老師自編的課程呢?

台北市立大直高中108學年度社會組所開設之多元課程。(取自大直高中官網)
台北市立大直高中108學年度社會組所開設之多元課程。(取自大直高中官網)

學生是否能選到符合自己興趣的課程,達到探索「興趣」的目的,又是另一個問題。以北部某一明星學校為例,108 學年度第2 學期高一開設的多元選修課程有三十門,學生只能依志願選修一門。如果選不到和自己的興趣或和未來想唸的系所相關,又必須製作學習歷程,常因製作的不夠精美,被學校老師退件,學生也覺得苦不堪言。學生的壓力,似乎並沒有因為108課綱的改革而減少。

另外,仍有學校在開設的多元選修課程註明對應的學群,供學生參考。只是對應的關連性令人質疑,例如「電影配樂」課程對應的學群有「藝術、社會心理、大眾傳播、文史哲、教育」;由另個角度看,大眾傳播學群對應的多元選修課則有「法語入門、英語驚奇短篇故事、電影配樂、東南亞服務學習與行動方案」等課。這些課程真的是大眾傳播相關學系重視的核心素養嗎?這些課程真能啟發學生對傳播的興趣和熱情嗎?

原本大學各學系在審查個人申請資料時,會參考學習歷程中選修課程對應的學群。後來因為家長擔心,若高中開不成對應大學學群的選修課,或學生修不到選修課程,可能對學生不公平,教育部最後將這個規定取消,留下部定必修、加深加廣選修課程紀錄及所屬的領域,以讓高中多元選修課與大學申請脫勾。 (相關報導: 再也沒有「居禮夫人」!她在108課綱教科書正名「瑪里.居禮 」原因曝光 更多文章

其實,當前的有些作法,與108課綱讓學生探索興趣、啟發學習動機和熱情有所違背。例如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的「111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參採高中學習歷程資料完整版查詢系統」,提供學生查詢參採各類入學資料的學校、校系。其中筆者最驚訝的是「依學習準備建議方向內容查詢」,學生可以查到參採修課紀錄、學習總成績、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包括高中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社團活動經驗、擔任幹部經驗、服務學習經驗、競賽表現、非修課紀錄之成果作品、檢定證照、特殊優良表現證明)、學習歷程自述(高中學習歷程反思、就讀動機、未來學習計畫與生涯規劃)、其他。該系統功能雖名為「依學習準備建議方向內容查詢」,實則也發揮了升學決定學習歷程的功能。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廖元豪觀點:夢幻泡泡裡的國家安全?
趙春山觀點:國安爭議應回歸到國家利益的基本點上
公孫策專欄:解放軍演習怕不怕?怕什麼?
為何台股、美股這麼強,其他股市還趴在地上?關鍵就在這個趨勢!
余伯泉觀點:回顧艾薩事件中的語音知覺與口誤解讀
呂紹煒專欄:閒話彰銀案的八卦
觀點投書:您可不曾認識的和平
觀點投書:《殺警.弒母案》判決凸顯法治認知落差與社會安全漏洞
王學呈專欄:台新金控能否迎娶保德信,仍有三大考驗
觀點投書:敢問蔡政府中華民國是累贅還是避邪護身符?
觀點投書:熱炒三書一信政治宣傳只會帶來負面效益
觀點投書:川普的內政災難與岌岌可危─他將如何回應?
觀點投書:兩岸議題中的虛與實
不只台積電!全台企業半年砸259億搶地擴廠看中什麼?
鼓勵青年就業前多方嘗試 彰縣府推暑期青少年職業探索營
台中美食首登米其林 成功引起國際好奇心
台中港安全管控 盧秀燕要求硝酸銨盡速清出
夜遊豐原公老坪 情人節熱門景點
如果中共武力侵略台灣? 川普:中國知道我會怎麼做
爆黃國昌錄音檔被指綠營高級網軍 莫羽静嗆陳致曉:向本姑娘磕頭認錯
金鐘評審「喔喔叫」挨批歧視原民 伍麗華指「無意的傷害」籲公開致歉
網揭綠執委郭再欽涉學甲爐碴田案 黃偉哲駁「不敢處理」:已要求清除
氣!曾玟學媽媽不忍兒子退時力 怒批黃國昌「超級控制性的高傲人格」
覺得退休還早?先檢視你有沒有符合兩大資格吧,否則恐成「下流老人」
新人推辭長官敬酒,當眾被賞耳光!廈門國際銀行爆掌摑事件 中國飲酒文化再掀討論
龐畢歐中東行》在以色列錄共和黨大會演說影片惹議 阿聯想買F-35成焦點
新冠肺炎》陳時中嗆彰化萬人採檢報告蓋牌 指揮中心:已收到簡要版
「我們刻意將他拉下神壇!」創始人是蓄奴收藏家 大英博物館移除斯隆爵士雕像
晚清首富胡雪巖為何能成「紅頂商人」?因為他深知:不給別人留餘地會把自己逼上絕路
馬路如虎口 北市最危險路口就在大安區
「戰情比疫情緊迫!」呂秀蓮揭兩岸殘酷局勢:需「國防部陳時中」出面
「吮指」美味?先不要!肯德基為防疫停用64年經典標語 「時機對了就回來」
國旅補助「水位吃緊」 觀光局:若無預算挹注恐撐不到10月
想出去玩別再等了!安心旅遊補助39億經費將見底:恐9月上旬提前結束
朱元璋爆氣狂殺三萬餘人!明初胡惟庸勾結外敵、密謀造反,背後竟藏驚天冤案?
曾上傳梗圖示範安全社交距離,牙買加閃電波特確診武漢肺炎
抗SARS醫師逆時中?和平醫院前急診主任張裕泰:現在是普篩最佳時機
李小龍為何出演《青蜂俠》僅領1萬元,也要闖進好萊塢?揭傳奇武打明星的背後秘辛
星座攻略》12星座男真實性格大公開!一秒搞定他們超神準解析
輕軌取代台鐵?謝國樑揪藍委搭火車:基隆到八堵段絕不能廢
因應第二波疫情,南韓首都圈中小學「全面改採線上教學」
Google免費豪華員工餐、Netflix無上限年假,其實都是老闆的陰謀?矽谷圈內人揭高福利背後真相
新新聞》蔡英文想全包川普軍售大禮,要先解三難題
疫情促成「逆全球化」台灣工業地產交易穩定成長
封殺中資的兩面刃:沒有了愛奇藝,靠Netflix就夠了?
瓊瑤經典台詞》小時候看超感動,長大看卻啼笑皆非的7大經典場景
走訪桃園唯一原鄉部落 品味北橫四季好風光
凶宅案例》洗澡到一半眼前全屍水、跳樓情侶指著右眼找眼睛…揭秘離奇3事件
45對新人鬼月七夕登記結婚 新北戶所送浪漫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