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108課綱教育現場的轉變

2020-07-20 05:30

? 人氣

教育部推動108課綱。(圖片來源/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網站)

教育部推動108課綱。(圖片來源/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網站)

對於訂定新課綱,國人必須先有一基本認識:社會變遷及人才育成,它是必然要發生的教育實踐,而非萬年不變的化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高中各校不論是參與教育部或縣市教育主管機關的各項計畫或補助,如高中優質化計畫、前導計畫、教師專業支持計畫或校園資訊設備更新、校園空間改善計畫等,皆是為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提早因應準備,不論是否能立即達到課程改革,但教學現場的改變已然發生,教師間合作開課與教學對話增加,學校行政團隊主動爭取資源,如補助經費、跨校合作及大學參與課程,學生學習模式與成果展現多元化,不再是唯一紙筆測驗而已,強調行動學習、合作學習、資訊能力培養學生具備解決生活問題能力。

舊課綱著重部定必修課程,新課綱賦予各校自主空間,如校訂必修、選修課程(加深加廣、補強性及多元選修)、彈性學習時間等,各校需要開發課程,學生需要瞭解課程架構進行選課,這個變革是這次新課綱重點所在,成功與否在於各校親師生確實瞭解,知道各校發展特色,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而不是單靠入學成績被選擇,「選擇」是學生需要被訓練且面對的能力,愛其所選,選其所愛,高中三年除了選修課程外,尚有活動式課程,如營隊、社團、服務學習及學校特色活動等,協助學生進行自我性向探索、定向及精進專長。

教師設計教材從「學習者」的視角出發,考量學校優勢、學生特質、資源整合等,適才適性發展,從課程準備及教材教法改善,重視學生先備知識與能力程度不同,著手差異化教學,讓起始點高的學生獲得躍進機會,讓起始點低的學生完成紮實學習,重視每位學生多元智能表現。同時,教師從教學過程省思中獲得專業成長,形成良善且正向循環,充分展現教學相長的意涵。

教育部推動十二年國教新課綱,看似單純學分數的調整,卻是教室內教與學的質變,強調素養課程,學生帶得走的能力,教師亦須隨時著手新式教學設計,以今年新冠肺炎為例,線上教學瞬間成為主流,鑑於全球瞬息萬變,如何培養學生具備素養能力,能夠面對未來生活,是學校要去面對思量的議題。新課綱正式上路一年,雖然外界對於資源分配、課程規劃、考招調整等議題尚有疑義,但各校塑造學校特色、重視學生適性發展,且教學現場多數教師投入開發課程,這些都需要被肯定、被看見。

*作者為現職高中教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