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履中觀點:和平不是天上掉下的禮物,台灣準備好了?

2020-08-25 05:50

? 人氣

面對當前全球反中,力挺台灣民主的氣氛,越來越多人以為,重視經濟發展的中國政府會在現實利益的考量下,願意對台灣放手。靠著國際社會對中國施壓,台灣就可以用最和平的方式,成功與中國切割。可惜,這樣的想法太過理想,低估了民族主義在中國社會裡的影響力。中國政府憑恃民族主義維持統治正當性,而台灣問題正是民族主義的重中之重,中共深知如果在非常時刻沒有對台使出非常手段,民族主義反而會反噬自身。因此,低估中國政府解決台灣問題的決心與手段將會非常危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放眼世界,與台灣同樣面臨強敵威脅的以色列,政府執行全民防衛的程度,或許是行動捍衛台灣的參考。為了守護家園,以色列不分男女實行全面徵兵制,在長達二十四到三十二個月的役期之外,退伍之後成為後備戰力還必須不定期接受徵召,回營參加密集軍事訓練。不僅如此,根據以色列國防部在二零一九年公佈的戰爭準備計畫,政府會為全國人民準備好抵抗化學攻擊的防護面罩,在邊界地區,為了防範生化及核武攻擊,對駐軍和居民配給抗輻射藥物碘化鉀,以便在生化攻擊的瞬間,軍民可以立刻得到防護。即使有如此嚴格的戰爭準備,以色列從政府到一般百姓卻還是認為,國家的防衛程度有提升的空間。更有甚者,永久中立國的瑞士也以完善的後備戰力與後勤補給著稱,當中立國的瑞士都不敢忘戰且積極備戰,處於兩強爭霸熱點的台灣,有何本錢民不言戰? 更何況想用強硬態度回嗆中國威脅,台灣更不能沒有讓敵人不敢進犯的準備。

「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毫無疑問,守護家園是全民共識,可是該怎麼做,誰知道?倘若兩岸不幸發生軍事衝突,第一波可能面臨的空襲,以及斷水電和通訊的攻勢,民眾真的知道如何因應?打仗打後勤,台灣的糧食是否足夠於動員時自給? 能源是否足夠?而後備兵源是否能立即上戰場?問題的答案相信許多參加過教育召集或點召的讀者都心裡有數。如同學者專家們所建議,除了靠聯美日制中的外交手段以及持續軍購之外,台灣更需要的是恢復有意義的徵兵,延長兵役,充實後備戰力,並真正提升全民國防意識。可是這麼一來,恐怕會嚇到選民,流失選票,政治人物願意冒著失去職位的風險,告訴大家真相嗎?許多人批判「首戰即終戰」是失敗主義者的論述,可是想硬起來難道不用做好準備?如果只靠號召全民拿起掃把,或是靠嗆聲對岸來讓國人覺得「酥湖」(舒服),處於夾縫中的台灣,究竟有沒有意識到,我們手中能夠維持和平的籌碼已經所剩無幾?

*作者翁履中為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共同作者吳崇涵為政治大學外交系副教授 ,陳冠吾為美國南卡大學政治系博士生 。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