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氣智慧也永不滅》牽掛香港,關心台灣 林榮基在異鄉重燃抗爭之火

2020-06-30 08:20

? 人氣

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認為,身分認同問題源自於文化問題。(盧逸峰攝)

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認為,身分認同問題源自於文化問題。(盧逸峰攝)

人們一向無從預知命運。

他說自己只是「賣書佬」,

那一年卻莫名遭囚,

成為香港自由遭中國箝制的象徵。

出獄後,他決定離開生活一輩子的家鄉,

來到台灣重開書店,再度點燃抗爭之火。

在異地土壤,開出新的自由之花。

走進台北捷運中山站附近的銅鑼灣書店,書店不大,乾淨整齊,入口處是童書區,身材削瘦的書店老闆林榮基與前來買書的客人合照。待書店打烊後,他關上鐵門,接受《風傳媒》專訪,他時而坐著,時而起身拿下書架的書展示。滿頭灰髮的他眼神沉穩,語氣平靜,與記者聊書,聊香港,也聊台灣的當下與未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名字寫進歷史的「賣書佬」

2015年10月,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被失蹤」,近8個月後才重獲自由。出獄後,面對強權的他沒選擇噤聲,而是召開記者會說明這幾百個日子的遭遇,原因是他得知自己被關押期間,數千名港人為他走上街頭,「若我不發聲,對不起港人」。

20200618-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接受《風傳媒》專訪,書店內擺放許多與小熊維尼相關的童書。(盧逸峰攝)
銅鑼灣書店入口處是童書區,擺放許多與小熊維尼相關的童書。(盧逸峰攝)

林榮基曾說自己只是「賣書佬」,看書是他的最愛。他默默販書,卻因為出版與販賣禁書而遭中國當局盯上。中國政府要他交出書店客人名單與禁書作者資料,但他沒照辦。林榮基或許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成為挺身對抗中國強權的代表人物,但時局如是,他的名字註定寫進歷史這一頁。

20200618-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接受《風傳媒》專訪。(盧逸峰攝)
2019年香港政府強推《逃犯條例》修法,讓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決定離開香港。(盧逸峰攝)

林榮基曾說不打算離開香港,但香港政府2019年強勢推動《逃犯條例》修法,讓他改變了主意。2019年4月25日,他離開香港,來到台灣尋求庇護;1年後的同一天,他在台灣重開銅鑼灣書店,儘管開幕前幾天,他突然遭不明人士潑紅漆,但他不畏這恐嚇意味濃厚的警告,堅持如期開張營運。

林榮基說台灣內部存在極大的「不穩定」,他認為這是身分認同所致,「不解決身分認同問題就不可能有穩定的一天,「台灣本身就不穩定,怎麼面對中國?」他認為身分認同的問題來自於文化問題,文化的「不穩定性」是因為來自中國的統治者將中國傳統文化帶來台灣「文化殖民」,利用科舉考試將中國文化變成台灣的主體文化,透過王朝統治的手段形成國家概念,亦即君臣父子的階級概念,而傳統文化與儒家思想成為上位者統治的工具。

20200618-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接受《風傳媒》專訪。(盧逸峰攝)
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表示,牽掛香港的同時,也相當關心台灣未來。(盧逸峰攝)

被問及針對台灣的「不穩定」問題會推薦什麼書給台灣人?林榮基推薦年輕人閱讀《興盛與危機》、《開放中的變遷》、《中國文化冷風景》。他特別推薦《古史辯》,並指出國民黨當年將這套書列為禁書,他指出薦《古史辯》除了疑古辨偽,更提出多元史觀。

林榮基也談到自己喜歡的台灣作家,他喜歡黃春明的鄉土文學作品,喜歡林文月與劉克襄的散文作品。他說定居台灣之後,目前還在尋找喜歡的台灣作家,有人向他推薦林奕含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他說之後會找來閱讀。

20200618-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接受《風傳媒》專訪,圖為他推薦的幾本書籍。(盧逸峰攝)
銅鑼灣書店也有不少英文書籍,包括曾被中國國民黨列入的禁書。(盧逸峰攝)

銅鑼灣書店的一角還販售英文原文書,當中不乏曾被中國國民黨視為禁忌的書籍,例如《一桶蚵仔》(A Pail of Oysters),這是美國軍人作家斯內德(Vern Sneider)旅居台灣3個月後,於1953年出版的英文小說,描寫戰後白色恐怖時期的台灣社會,書中帶有許多台語羅馬字,有華文譯本及台文譯本,更傳出當年國民黨政府要求海外職業學生到美國各圖書館偷走這本書的傳言。

台北銅鑼灣書店的推薦書單:

《城牆》

《人的條件》

《誰統治世界?》

《新韓國人》

《中國文化冷風景》

《1917列寧在火車上》

《主權獨立的人間條件》

《獨裁者的進化:收編、分化、假民主》

《平凡的邪惡: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

《百年風雨:走過二十世紀的中國政治演變和文化滄桑》

喜歡這篇文章嗎?

廖綉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