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彈性基本工資可以活化臺灣勞動經濟

2014-05-13 06:49

? 人氣

勞動部長潘世偉釋出有意推動區域型基本工資,引發各界討論。圖為今年五一勞動節勞工前往勞動部抗議(資料照片,余志偉攝)

勞動部長潘世偉釋出有意推動區域型基本工資,引發各界討論。圖為今年五一勞動節勞工前往勞動部抗議(資料照片,余志偉攝)

勞動部長潘世偉2014年5月7日在立法院答詢指出,最近將邀請專家學者、勞資團體和各縣市召開座談會,研究「分區基本工資」的可行性,作為未來基本工資調整的參考,以能解決目前存在的區域差異導致之薪資落差問題,未來倘若能夠達成共識,基本工資將打破全國一致標準,開放各區或六都及各縣市,可以分別依其在地物價水準訂出不同的基本工資。此議一出,立即引起社會各界熱議與莫大關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分區基本工資」的可能作法


勞動部構想中的「分區基本工資」,有三種可能作法,一是由中央依據各區或六都及各縣市生活物價水準,訂定不同基本工資水準;二是由中央先訂出一個標準,再授權地方各依生活物價水準,決定比照或調整其屬於各自的不同基本工資水準;三是充分放權完全由地方各自訂定不同的在地基本工資水準。由於區域性的物價水準,包括住宅價格、生活消費水準等,差異頗大,而現行主計總處的「消費者物價指數」祇有全國的綜括數字,並無個別區域差異之區分,未來勞動部的「分區基本工資」設算,勢必要參考衛福部調查公布的各縣市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作為依準。


不過,潘世偉也非常務實地指出,「基本工資」都祇是為了保障少數最基層勞動力維繫其基本生活水準的購買能力而已,不可能期待「基本工資一調漲」,「多數勞工就能加薪」,「這是兩回事!」同時,也因為臺灣的勞動市場小,而且勞動力社會移動跨域工作的情況為數很多,要落實訂定和執行「分區基本工資」體制不易。


民粹的政治思維反對


對於勞動部這項「基本工資」機制改革構想,地方社會民粹及部分勞動團體立即傾向於祭出政治思維或選票考量,認為臺灣不像美國或中國大陸,在地理範疇並不夠大的地方,卻要訂定出差異化不同法定基本工資,很可能導致部分基本工資相對較低縣市,在心理上難以接受被標為「次等薪資地區」,甚或造成在地民眾「二等國民」的感受,而在政黨競爭選舉之考量,基本工資的南北落差太大,更可能被批評為「重北輕南」,南部人的心態將更加不平衡,而致影響投票傾向。

不過,主流社會思潮,以及勞工學者與工商團體都普遍贊成勞動部這項「因地制宜」的機制改革方案。


南北落差及東西殊異 其實很大


「分區基本工資」的好處是,可以讓勞動力所得待遇水準與在地生活維生費用水準的相一致;現實的狀況是,包括臺北市及新北市的北都區域,現行的消費支出水準相對於現行的基本工資,高出三成左右,但在臺中都以南的南部及東部區域縣市,其現行消費支出所需水準相對於現行的基本工資,則低過於至少一成甚至於低達三成左右,顯見南北落差及東西殊異之大不同。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