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政治熱潮中一個「不起眼」的數據─誰真關心經濟?

2017-03-01 08:10
紀念228、轉型正義的熱潮中,沒多少人注意到一個「不起眼」的經濟數據。(蘇仲泓攝)
紀念228、轉型正義的熱潮中,沒多少人注意到一個「不起眼」的經濟數據。(蘇仲泓攝)

在各界紀念228、拚轉型正義、不同立場者在中正紀念堂混戰之時,沒多少人關心、甚至注意到一個「不起眼」的小消息─去年台灣投資率創7年最低,今年預估一樣低。投資拉不起來,台灣經濟將如溫水中的青蛙一樣,漸趨沈寂死亡。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統計指出,去年台灣的投資率降到20.2%,創7年最低,較98年的19.3%略高,但98年是因美國次貸風暴引發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而對今年投資率的預測值也僅有20.4%。相較台灣主要競爭對手國韓國的29.1%、及另外25隻小龍新加坡的25.5%、香港的22.6%,台灣的投資率又居四小龍之末。

不過,在朝野政客與社會各界熱鬧的政治熱─不論是拚轉型正義、紀念228的70周年、去蔣化的爭議熱潮中,投資率低落這種事,顯然沒有太多人介意、關心。但投資率低落的意義與影響遠比單一數據顯示的更為深遠,最後也會影響到每個人─特別是年輕人。

依照古典經濟理論「優美的模型」,儲蓄總儲等於投資─即使短暫不平衡,也可以透過價格(利率)的升降讓其趨於平衡。但現實世界不是如此,兩者之間時常有一個落差;雖然投資過高可能在後來成為過度投資、造成浪費,但如果以價值判斷論,寧可投資超過儲蓄,不要儲蓄超過投資。因為投資不僅可增加當期經濟成長率中,更代表增加機具設備、就業機會、產能與產出等,等於是蓄積未來的經濟能量。

此所以各國政府都特別注重投資─川普不會去談論或介意民間消費問題,但卻是「文攻或嚇」、威脅利誘並用的要企業在美國投資,同時也要大幅增加政府投資能量(近1兆美元的基礎建設計劃)。中國過去高速的經濟成長率、跳躍式的產業進步,靠的其實就是超過四成多的投資率帶動。

台灣則是很不幸的早就長期陷入儲蓄率高於投資率中;台灣人傳統節儉儲蓄的美德,讓每年的儲蓄率都能超過三成以上;但投資率則難匹配─過去還在25%以上,近10多年則幾乎都在25%以下,這3年則降到20%的水準,這2年的超額儲蓄都超過2兆元,超額儲蓄率也持續創新高。

不論是儲蓄率飆高或投資率沈淪,兩者代表的都不是好事;儲蓄率一直在高點,道德上可看作節儉儲蓄的好德性,經濟上則是民眾不消費的壞局面;民眾不消費的原因,一個是人口老化,原本消費需求就降低、消息行為趨於保守;一個是民眾對未來前景─包括整體經濟前景與本身職場上的「錢景」看淡保守,寧可少消費多儲蓄以備不時之需。大家花錢保守,經濟當然會受影響。

投資降低則甭多解釋,當然不是好事。在資金成本已降到史上最低、金融體系爛頭寸泛濫時,投資保守顯然與資本短缺、資金成本太高等毫無關聯,因此投資減少顯然就是企業對投資環境與前景缺乏信心、找不到適當的投資機會等因素有關。投資高低既會反應在當期經濟表現中,更是為未來經濟成長蓄積動能,台灣投資長期低落、未來情勢亦不看好,讓台灣經濟有陷入慢性死亡的風險中。

官方預測今年投資率20.4%,比去年高出0.2個百分點,官員認為今年投資率仍有可能再回升。不過,如果投資率回升是純靠政府擴大財政政策硬撐出來,而民間投資則停滯甚至繼續萎縮,那就沒啥值得說嘴誇讚之處─台灣的投資、新創的發展、產業的提升、就業機會的增加,要靠的終究是民間投資。 (相關報導: 哽咽出席二二八紀念儀式,柯文哲寫下「不再悲傷、不再對抗」 更多文章

政府擴大支出的財政政策,可扮演點火角色以救經濟之急,但卻不能永遠靠財政政策救經濟之窮。政府在拚轉型正義、拚政治之餘,就請「撥冗」關注一下台灣的民間投資問題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中韓關係陷冰點》部署薩德或將引發「新抗美援朝」?
「著短裙穿鞋跪在沙發上」川普幕僚康威白宮照片引發熱議
大巨蛋無解》「功勞都是柯文哲的,誰理你」七項基準死結沒解 復工無望
大巨蛋無解》「喬蛋派」為柯文哲拚連任 林洲民傳不配合列拔官名單
開公司每分每秒都在花錢,無法團隊合作的人辭退他哪裡不對?知名企業講師這樣說…
打造跟IKEA一樣美的辦公桌,你該這樣做!資深員工獨門整理3撇步,真是太神奇啦
台灣人出國工作不怕沒實力,就怕少人脈!養成「這招聊天」為自己找到出頭好機會
黃士元觀點:半套的起訴審查機制,有效嗎?
「殺掉你們這些黑鬼!」 白人至上主義者騷擾黑人孩童生日派對 法院重判13年徒刑
中美軍備競賽來了?川普與中國官媒同聲要求:軍費增幅應重回兩位數!
賈北松觀點:平議老舊、危險建築物加速重建立法
簡士淳觀點:進擊的美國檢察官-犯罪策略組的誕生與挑戰
彭揚凱觀點:關於危險老舊建築重建的若干根本問題
閻紀宇專欄:一場沒有多少人注意的殘酷災難,饑荒來了
鄭正鈐觀點:「林全院長,該有牛肉了吧?」
觀點投書:人師在意滿級分,「成績至上」思維難除
觀點投書:年金改革 悲劇只差一哩路
觀點投書:台灣稅官比大法官還大
送給敵人唯一的禮物予以回應,那就是距離:《不受限的工作人生》書摘(3)
二二八紀念館20年仍是「任務編組」 館長籲柯文哲協助「正名」博物館
「以開放與拋棄悲情態度」二二八紀念館長:柯文哲雙重身分,有點不敢觸碰這個議題
「70年來一個字也不敢說」96歲傅仁鴻:對殘暴、邪惡的國民黨深具戒心
2016年中國哪裡人花錢最多?北京上海奪冠 每人平均消費超過13萬元
人體攝影藝術家任航猝逝 震驚中國藝術圈
「二二八和慰安婦都是人權議題」 婦援會:沖繩二二八受難家屬應獲賠償
奧斯卡頒錯獎,川普總統這麼說:花太多心思砲轟我,導致收場如此可悲
台北市力行反偷拍 公園公廁每月實施反針孔偵測
義光教會追思禮拜,牧師邱瓊苑談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
「看到他還坐在那裡,情何以堪」受難家屬潘信行:已經70年,毋通擱拖下去
巴奈泣訴「連祖先也騙!」 原民團體要求退回《劃設辦法》
菲律賓毒品戰爭》天主教會反對血腥掃毒 甘冒風險庇護弱勢毒犯
南韓國防部順利取得薩德用地 中國官媒:抵制韓貨,已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