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浩觀點:蔣經國為什麼主張「臺灣政府」就是「中華民國」?

2016-08-26 07:10

? 人氣

蔣經國主政臺灣時期(中),他堅持中華民國的主權獨立,領導臺灣的政治轉型和經濟飛越,也對臺美中三角關係的型塑留下了深遠影響。(國民黨黨史會)

蔣經國主政臺灣時期(中),他堅持中華民國的主權獨立,領導臺灣的政治轉型和經濟飛越,也對臺美中三角關係的型塑留下了深遠影響。(國民黨黨史會)

據「風傳媒」報導,中華民國新任駐德代表謝志偉即將於8月28日赴德,而近期他的名片也備受注目,中文面雖印著「中華民國(台灣)駐德國代表處代表謝志偉大使」,但德文面上僅印著「Repräsentantvon Taiwan(台灣代表)」,謝志偉表示自己在德國不分藍綠,國內最新民意就是代表台灣,「外交不是做給中國人看,才是踏實外交」。其實,蔣經國早在1979年臺美斷交之初就倡議用「臺灣政府」名稱,「但我們將永遠自視國號是『中華民國』。」蔣經國的主張與當今臺灣的主流民意是一致的,即中華民國認同與台灣認同應相互接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71年10月,中華民國被迫退出聯合國,面對這種「生存危機」,蔣介石於1971年11月10日對國民黨中常會說:「集中意志力量,保衛基地,加強戰備,乃為今日首要之圖。」11月底,外交部次長楊西崑主動找美國大使馬康衛密談,說他向蔣提出的救臺灣策略是:第一,發表聲明,宣佈在臺灣的政府與北京的政府毫無關係;第二,此項聲明應以新的政府名稱,即「中華臺灣共和國」名義發表;第三,聲明應指出,此項名稱所用的「中華」沒有政治意涵,只作通稱,標示臺灣的居民是漢人族群,有如「阿拉伯」國家在其國家名稱前加「阿拉伯」一樣;第四,在作此宣佈後,應即凍結憲法,解散國會,改成國會一院制,國會議員三分之二歸台灣人;第五,進行公民投票決定台灣未來地位。楊說,高層有葉公超、蔣彥士認同這種想法;張群、嚴家淦、張寶樹和黃少谷對這種想法也持開放態度。楊西崑的這一談話恐怕不完全是他個人的意思,而是蔣經國授意的非正式試探,但美方毫無反應,因為此時尼克森正忙於準備訪問北京。

毛澤東與尼克森歷史性會晤。(維基百科)
1972年,毛澤東與尼克森歷史性會晤。(維基百科)

1972年6月1日, 蔣經國正式接任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6月中旬,蔣介石心臟病復發,一病不起,從此沒有在公眾場合露面,臺灣進入了蔣經國時代。蔣經國辦外交,一切以中華民國的獨立和安全為著眼點。他就任行政院長後制定了「彈性外交」新策略。1973年5月3日,外交部長沈昌煥明確指出:「中華民國將努力與那些我們已同其斷絕外交關係的國家保持和發展實質性雙邊關係。」1974年,蔣經國在施政報告中強調要「盡力同友好國家保持關係,並以各種方式擴大我們與國際家庭的實質性關係。」中華民國這種新的外交是在1972-1978年逐步發展。

1972年2月「上海公報」發表後,臺美關係已發生基本的變化。但是尼克森及繼任的福特,推行與中國關係「正常化」的政策時,仍多次向中華民國保證維持外交關係及共同防禦條約。1977年2月,卡特就任後第二個月,即由國務院會同有關部門就中國問題作全盤檢討。國務卿范錫於1977年8月訪問北京,向中國作初次試探。但鄧小平堅決不同意范錫提出的中美建交後,美國「把在北京的聯絡辦事處搬到臺灣」的方案。此後九個月中美關係轉趨沉寂。1978年5月,卡特又派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訪問北京,與鄧小平達成秘密諒解,雙方開始建交談判。卡特於6月12日在三邊委員會透露美國對於中美建交的條件,包括美國繼續對臺供應武器,和中國必須表明不使用武力尋求臺灣與大陸的統一。此後,卡特、范錫、以及國務院官員在談到中美關係時,仍說所謂「正常化」的模式及時間,均無決定。

喜歡這篇文章嗎?

汪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