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美元在全球匯市的表現持續疲軟,兌歐元下跌近10%,兌墨西哥披索和日圓也貶值超過8%。這波跌勢不僅影響匯率,更讓部分國際企業開始質疑美元作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
企業交易現轉變:從美元為王到放棄美元
在過去80年間,美元一直是全球儲備貨幣的基石。無論企業身處何地,進行跨國石油、農產品或機械交易時,普遍傾向以美元支付,原因在於其相對穩定且流動性高。
然而,自川普政府過去幾個月推動貿易戰以來,這種長期以來「美元為王」的局面正在悄然改變。外媒MarketPlace報導,美國銀行(U.S. Bank)外匯銷售主管寶拉·科明斯(Paula Comings)表示,近期接到更多來自美國進口商的電話,這些電話內容顯示,部分向美國出口商品的企業,正開始尋求以其他貨幣結算。
科明斯舉例,一家美國中西部木材公司,其東歐機械供應商要求以歐元支付;另一家加州從墨西哥採購農產品的買家,也遇到墨西哥供應商從過去偏好美元,轉而要求直接以披索支付的情況。這些美國進口商也樂於接受,因為這意味著若同意放棄美元,他們可能談到更優惠的價格。儘管如此,他們對這種轉變仍感到相當驚訝,畢竟過去在許多新興市場中,美元一直是供應商們心目中的「避險天堂」。
貿易政策與購買力下降:加速企業放棄美元
美元今年之所以下跌,部分原因在於外國投資者對川普總統的貿易政策感到不滿。如果投資者不願持有美國國債等美元資產,對美元的需求自然會減少。
此外,美元的購買力下降也讓企業開始有所顧慮。MarketPlace報導指出,跨境支付公司Corpay首席市場策略師卡爾·沙莫塔(Karl Schamotta)指出:「企業們正關注美元自年初以來的貶值,他們認為,如果這種趨勢繼續下去,他們就不希望以美元收款,因為那將意味著他們在國內的購買力會降低。」
雖然目前國際交易「放棄美元」的證據多屬軼聞性質,實際數據通常會有滯後,但這些零星案例的出現,已足以引起市場關注。
專家警示:美元霸權不會一夕消失,但重大轉變恐引發金融動盪
MarketPlace報導,康乃爾大學經濟學家伊思瓦爾·普拉薩德(Eswar Prasad)認為,美元的全球地位不會一夕之間消失,主要原因在於目前全球仍缺乏足夠強大且具流動性的替代貨幣。
然而,他也提出嚴正警告,如果美元主導地位真的發生重大轉變,那將會是「突如其來且痛苦的」。普拉薩德表示:「這意味著美國政府債券市場將出現動盪,進而導致美國金融市場更廣泛的動盪,這可能會蔓延到全球金融市場。」
儘管極少有專家認為這種毀滅性情境會很快發生,但這些零星軼聞案例的出現,已足以讓全球金融界對美元未來的走勢保持高度警惕。
資料來源:marketplace
責任編輯/李伊晴 (相關報導: 黃金價格血崩?專家示警:「1時間」金價恐重挫數百美元!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