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權鬥遊戲總是不斷圍繞著個人打轉。隨著胡錦濤任期將屆,他的名聲與權威也今非昔比。造成胡錦濤權力削弱的因素之一,是一項所謂「隔代接班」的非正式機制。鄧小平在「六四」事件後訂了這個辦法,以避免長久以來始終陰魂不散的接班危機。而中共現在面對一項最嚴重的接班挑戰。鄧小平沒選江澤民接自己的班,他只是指定胡錦濤接江澤民的班。江澤民不能選自己的接班人,但顯然可以(在親密伙伴曾慶紅的協助下)選習近平為胡錦濤的接班人,一方面將自己的人馬安插在胡錦濤左右,以免胡錦濤不聽使喚,破壞他的計畫。傳言胡錦濤在二○一二年有意延長自己的中央軍委主席任期,像之前的江澤民也幹十年軍委主席,但事實證明這些傳言不實。
二○一二年初,一般預期將在第十八大「入常」的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第一書記薄熙來在北京被捕。之後幾週,薄熙來被除去所有職位、開除黨籍,以貪腐與濫權罪受審,被判終身監禁。薄熙來的妻子也以共犯受審,那年夏天被判在重慶謀殺一名與她進行非法交易的英國商人。薄熙來是薄一波的兒子,薄一波是中共一九五○年代最重要的經濟官員,曾在一九八七年霸凌胡錦濤。薄熙來因為在重慶領導毛式動員運動、高唱文革歌曲,並嚴厲鎮壓重慶黑幫而聲名大噪,成為二十一世紀初期崛起中共政壇所謂「紅二代」或「太子黨」的代表人物。
這些中共第一代、特別是曾經領導解放軍的革命元老的子女,他們出生在抗日與國共內戰期間艱困年代,但在一九四九年過後,他們成為天之驕子,生活在專用奢豪住宅,進入只有他們能讀的貴族學校,這群自認天選之人的精英,開始拉幫結派,形成小圈圈。文革打斷了他們的教育途徑,但他們投入這場革命,成為第一批紅衛兵,第一批集體下鄉、之後第一批返回城市的青年。其中許多人利用他們的特殊地位,在一九七○年代末進入重開復課的大學。進入職場後,他們發現憑藉那張傲人的家譜,就能無往利。如果進入黨政官場,在父母親大名的庇蔭下,他們總能飛黃騰達。如果選擇在中國迅速起飛的商界發展,他們也可憑藉著他們可想而知的影響力而坐擁高薪。當二○二○年代開展時,在中國貪腐氾濫的經濟體、嚴重官僚化的政體、老人網路支配一切的解放軍,紅二代的影響力已達於頂峰。
(相關報導:
六四事件真相成謎?美國前官員:胡耀邦未竟的改革夢,為何無法動搖中共體制
|
更多文章
)
二○一二年底繼任黨總書記的習近平就是太子黨。他的父親習仲勛在中共革命之初就在老家陝西加入革命,當毛澤東帶著長征隊伍於一九三五年來到延安時,習仲勛在延安已經非常活躍。在整個內戰期間,習仲勛一直留在中國西北。一九五二年他遷往北京,當了副總理,但遭毛澤東政治的毒手,不僅失勢,還在牢裡待了多年。直到毛澤東死後,習仲勛才復出,在廣東擔任要職,一九八二年成為政治局委員,而後於一九八八年七十五歲那年退休。二○○二年,就在習近平成為浙江省委書記、當選中央委員、在全國性政壇崛起時,習仲勛去世了。若以父親權位作為太子黨位階高下的基礎(這是許多中共問題觀察家愛玩的消遣),習近平的排名其實相當低。有人認為,習近平之所以能飛速晉升,在二○○七年進入政治局常委會,主要是因為他與江澤民的關係。還有人認為,這是因為習近平為了在中共權力結構內組建自己的班底而拉攏太子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