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昌表示,之前時任總統蔡英文說要興建社會住宅12萬戶,而賴清德也曾喊話蔡任內有到12萬戶,但實際上僅有10萬戶。吳欣修指出,當初計劃是113年底會到12萬戶,去(2024)年又發包1萬9000多戶追上進度。
黃國昌接著表示,賴清德說要達成興建13萬戶社會住宅的目標,這目標到目前為止有沒有改變?達成的路徑是什麼?吳欣修回應,沒有改變,包含有直接興建、都更分回、民間促參及合作開發等,至於具體施政目標,到目前為止,因為要先完成取得的方式,確認之後接下來每一年的目標都逐漸確定。
黃國昌質疑,現在賴清德上任已超過1年,但還沒有清楚的目標要完成幾戶,那到2026年是不是就不用談?吳欣修回應,他們很快就定義出來,後面會按照首投案件的發包量能衡量,會在這1、2個月確認出來。
黃國昌透露,社會住宅是一個辛苦的工作,他希望時時提醒政府能夠將具體規劃與路徑,端到檯面上讓全國人民看,這樣外界才知道實際的進度為何,因為如果已經過了1年多,一戶都還沒有核定的話,接下來將近3年的時間,13萬戶要達成,讓人充滿困惑。
黃國昌指出,目前不管是興建中或者是發包的案件,都是蔡英文任內所核定的社會住宅,賴清德目前還沒有一個具體的核定計劃出來,而現今的社會住宅是否預期完工,日期跟實際是否出現嚴重延遲?吳欣修回應,到目前為止都按照進度在推行,只有極少數有落後,大部分都是超前。
黃國昌續指,根據全國社會住宅個案興辦執行情形的公告,蔡英文任內的最後一天與賴清德上任1年後,兩者之間在預定完工的日期跟去年預定完工的日期,出現相當的落差。吳欣修說明,完工跟入住其實中間還有差一些要整頓的時間,而當初認為完工以後就代表入住,但因為完工後還有很多行政作業要做,所以才會有些延遲。
黃國昌質疑,一開始他就依據公告來詢問完工日期,而吳欣修答覆,完工日期沒有延遲,但公告上顯示有,現在卻又在扯完工跟入住不一樣,怎麼會把2個不同層次的問題混在一起談呢?黃國昌強調,他的目的是提醒政府不要忘了當初做的承諾,他不希望到了2028年的時候發現嚴重跳票。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