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吃不完別直接放冰箱!譚敦慈教1招保存,Q彈口感就像現煮

2025-06-18 10:45
無毒教母譚敦慈建議,白飯煮好還熱時就要分裝進密封盒、立刻冷凍,不僅能防止細菌孳生、安全又美味!(示意圖/取自pakutaso)
目錄

通常為了方便、省時又省電,越來越多現代人選擇一次煮足多餐份量的白飯,等到需要時再加熱食用,不僅節省料理時間也減少麻煩。然而,白飯一旦煮好後若保存不當,不只口感變差,還可能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對此,專家建議,最理想的保存方式,是在白飯尚未完全冷卻時就裝入密封盒,儘快放入冷凍庫,既能維持白飯的濕潤與香氣,也能抑制細菌繁殖,安全又美味。

飯吃不完別直接放冰箱!譚敦慈教1招保存,Q彈口感就像現煮

有無毒教母之稱的譚敦慈護理師在 YouTube 頻道《健康2.0》節目中指出,剩飯的保存方式不僅影響口感,更攸關食品安全。譚敦慈提到,許多人為了節省時間,常會一次煮一大鍋飯備用,但若是長時間依靠電鍋保溫,除了相當耗電之外,也可能因高溫下水氣凝結、環境溫度變化,導致細菌孳生,反而影響健康。譚敦慈建議,應盡快將煮好的飯分裝並冷凍保存,才能兼顧美味與衛生。

此外,譚敦慈也補充,這種「趁熱冷凍」的保存法,除了能避免細菌在飯冷卻過程中滋生外,也能有效封存白飯的水分與香氣,減少回蒸後出現乾硬或酸敗味的機率。她進一步說明,冷飯的營養成分也有所改變,其中的「抗性澱粉」含量會增加,有助於延緩血糖上升、促進腸道健康,對於需要控制體重或關注代謝健康的人來說是一大優點。因此,為了省時省電又兼顧健康,譚敦慈建議,與其長時間保溫,不如將白飯分裝冷凍、再加熱復蒸,不但安全又能維持美味。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說明,當白飯煮熟後冷卻,會產生一種被稱為「抗性澱粉(Resistant Starch, RS)」的成分。這種澱粉不會被小腸的酵素分解吸收,反而會直接進入大腸,經由腸內菌叢發酵,轉化為短鏈脂肪酸,不但具有膳食纖維的功能,還能提供飽足感,卻不產生熱量。也因此,吃冷飯的實際可吸收熱量,確實比熱飯來得低一些。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