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國民黨籍南投縣議員史雪燕為台灣第一位以陸配背景當選議員的案例,但在她卸任2年後,內政部去年以她為放棄中國大陸「國籍」為由,發公文解除其當初的議員職務。史雪燕接受《風傳媒》專訪時批內政部的做法不合理,加上近期陸委會要求陸配繳交「除籍證明」,基層已人心惶惶。史雪燕強調,「我是台灣人的媳婦、台灣人的母親,連台灣納骨塔都買好了,政府不必質疑陸配的忠誠心」。
史雪燕為河北張家口人,1999年嫁到南投民間鄉,2008年取得台灣身分證。史雪燕2018年參選南投縣議員,取得3432票,得票率4.25%,起初雖未當選,但後來因其他議員涉及貪瀆案遭解職,令史雪燕在2021年遞補就任議員,是台灣第一位陸配議員。史雪燕與丈夫共育有5名子女,其中4人已結婚成家,目前史雪燕有2名孫子,遠嫁台灣26年後,如今升格為祖母。

史雪燕被內政部發文解職後,曾赴立法院在藍委陪同下召開記者會批賴政府剝奪陸配參政權。(資料照,顏麟宇攝)
史雪燕2022年選舉未能連任,甚至內政部在去年12月2日以未依「國籍法」放棄他國國籍為由,解除史雪燕2年前就已卸下的議員職務。但史雪燕認為,大陸民眾依該優先適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只要在台設籍10年即可參選公職,內政部不得以「國籍法」處理陸配參政。
另外,「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陸配需定居台灣6年且放棄中國大陸戶籍,才能申請台灣身分證。台灣目前有約有36萬餘名陸配,其中約14萬人已取得台灣方面的中華民國身分證。但陸委會去年清查發現,拿到中華民國身分證的陸配當中,還有約1.2萬人尚未繳納失去中國大陸戶籍相關證明。目前陸委會已要求這1萬餘人補繳喪失原籍證明,若未繳納,恐怕會被註銷台灣身分,期限至6月底止。
遠嫁台灣26年,媳婦熬成首位「陸配議員」
史雪燕表示,她一開始嫁到台灣的時候,基本上就是擔任全職家庭主婦,照顧公婆、小孩,後來因為孩子長大成人,她手上的時間漸漸空了出來。2016年她在南投組了陸配社團,多接觸在地陸配姐妹,同時發現姐妹們真的面臨很多問題,包括不熟悉法律、被家暴、職場歧視等等,姐妹們嫁來台灣這麼多,卻沒有一個社團可以把大家聚在一起,讓彼此有家的感覺。
史雪燕表示,也是因為走入社會群體後,她深深感覺到可以做更多事情回饋社會,除了照顧陸配姐妹之外,她開始走入社區,看見很多地方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她的先生、夫家,非常支持著她的理念,讓她能夠下定決心去實踐理想,進而投入2018南投縣議員選舉。

史雪燕因組織陸配社團,萌生為社會服務的決心,積極走訪基層,最終成為「首位陸配議員」。(史雪燕提供)
史雪燕指出,現在陸配參政都難逃被抹紅的標籤,要撕掉有一定的困難,從她2018年第一次參加選舉開始,大家一開始都覺得這位陸配是「來亂」的嗎?因為台灣過去從來沒有像他這樣身分的人參選,加上台灣基層選舉早已形成「一個蘿蔔一個坑」的生態,缺乏背景的人想參選爭取為民眾服務,在地方會受到很多異樣的眼光,包括抹紅、懷疑資金來源等,各種謠言、質疑會紛紛湧現。
(相關報導:
兩岸若開戰,離台機票飆漲30倍!退將:民進黨做「這件事」,和平會來敲門
|
更多文章
)
史雪燕表示,她當初就是用很堅定的決心去走這條路,沒有去想後果,「我總覺得人生一定要衝動過一次,先努力過再講。如果選上,那是民眾願意給我機會,就算沒選上,走完這個過程也是一種學習與成長。」
史雪燕說,當時選舉圈子裡的人替她估票,認為她了不起就是這些新住民基本盤而已,要跨出去很難。關鍵在於,她的身分會不會得到認同?不過,最後開票結果讓大家跌破眼鏡,她拿到3432票,是不錯的成績。
史雪燕指出,這說明基層民眾真的很純樸,他們不會受政治力量影響,只要你是真誠想服務,讓大家一通電話就可以找到人,一定可以取得認同。「我沒有資源,我沒有背景,但我有真誠想服務的心。」
要求放棄「大陸國籍」,內政部、陸委會「知法犯法」?
史雪燕表示,中華民國憲法本身的就是「一國兩區」的概念,在憲法框架之下,兩岸分成大陸地區與台灣自由地區,兩岸之間並非國與國關係。陸配參選公職,應優先適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只要設籍台灣10年就能參選,民進黨政府不該拿「國籍法」套在她身上。現在民進黨政府的做法,就是把「參選」與「就職」分成兩個層面來看,依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可以參選,但是你當選就職卻要以「國籍法」來要求,這明顯就是政治上的操作。

史雪燕質疑陸委會、內政部「知法犯法」。圖為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左)、內政部長劉世芳(右)。(資料照,顏麟宇攝)
史雪燕強調,如果她當初參選公職是不合法的,那向中選會登記參選之初就該擋下,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內政部長劉世芳等於是「知法犯法」。民進黨政府如果想搞台獨,大可以大方喊出來,不該對陸配這樣的特殊群體採取奇怪的操作方式。史雪燕說,「我已經卸任2年了,竟以一紙公文就將我解職,而且毫無答辯機會,這個政府真是『鴨霸』到極點」。
陸委會要求陸配繳納除籍證明,基層人心惶惶!
史雪燕表示,台灣官方在2004年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要求設籍台灣者不得在大陸設籍,所以2004年以前拿到台灣身分證的陸配,才會被要求補繳除籍證明。如今各個縣市的陸配姐妹們,很多人都收到了繳交除籍證明的要求,這些姐妹們收到後人心惶惶。
史雪燕指出,第1,因為大家都是社會基層,對很多法規法令都沒那麼深入研究,加上來台時間已久,多年未返回大陸,娘家的父母、兄弟姐妹很多也已不在身邊,要請親人協助取得喪失原籍證明也很困難。第2,這些姐妹們年紀也大了,需要子女的照顧,出入不是很方便,難以回到大陸處理這些事情。

針對陸委會要求繳納除籍證明,陸配曾走上街頭遊行抗議。(資料照,顏麟宇攝)
史雪燕表示,現在政府的要求,給大家造成很多困擾,陸委會對陸配們做出這樣的要求是很不合理的,當初在2004年修法之際,為什麼你不要求繳交除籍證明?竟然是隔了20年之後才要處理,時間點有點太刻意了,挑在大罷免期間對陸配做出這些要求,政治目的已經非常明顯,想藉由兩岸情勢的複雜讓大罷免得以加分。
不過,史雪燕也說,對於要求除籍證明這件事情,或許民進黨政府有體會到這個政策是錯誤的,在基層造成了不小的反彈,所以陸委會後來有提出具結政策,例如行動不便難以返回大陸者,可以透過簽名具結方式處理,暫不必繳交除籍證明。同時陸委會也積極走入地方辦座談會,現場就可以申請具結,陸委會願意補救,勢必是感受到這項措施影響甚大,確實造成了很多陸配的困擾,能感受到陸委會想先穩定陸配們的心,並稍微緩解一下他們的錯誤政策。
台灣還能產生下一位「陸配民代」?
史雪燕表示,未來要像他一樣在基層透過一票一票選出來的,可能是很難了,因為民進黨這一波針對陸配的打壓、操作,很多姐妹會覺得政治很恐怖,要從政家人也會反對,導致大家不敢再碰政治。所以未來如果要從基層一票票選出來的陸配民選公職,是很不容易的。但是政黨不分區立委,依然是有機會。

國民黨提名新住民史雪燕參選南投縣議員。(史雪燕臉書)
史雪燕指出,陸配姐妹們對自己的身分完全不需要遮掩,畢竟我們嫁來台灣這麼多年,我們家庭、子女都在這塊土地,而且陸配姐妹們都很認真,在各個領域為這個社會付出,無論是在家庭還是職場,都是台灣基層一股安定的力量。她鼓勵姐妹們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像她未來如果要繼續參選,也不會遮蓋自己的身分。「因為我雖然是大陸嫁來的媳婦,但我想為這片土地努力,為鄉親做更多的事,陸配需要的只是一個機會」。
史雪燕強調,「我是台灣人的媳婦、台灣人的母親,連台灣納骨塔都買好了,政府不必質疑陸配們的忠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