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務部調查局近期展開大規模行動,針對中國企業非法在台「挖角高科技人才」進行查緝,動員180餘人搜索34個地點,約談90人,查扣多項證物。此次重點鎖定中國最大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與10家關聯企業,揭露他們以「假台資、假僑外資」為掩護,規避法律限制,在台灣私設據點,挖走大量IC、半導體人才。
中芯國際用什麼手段挖走台灣人才?
此次行動中,最受矚目的就是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被點名涉案。該公司曾因關聯軍用科技被美國列入出口黑名單,如今又被查出透過第三地掩護,在台設公司並大規模挖角。據了解,中芯國際疑似吸納了約100名台籍工程師,專長涵蓋IC設計與晶片研發,對台灣高科技產業造成極大威脅。
他們怎麼挖人?待遇開得有多高?
這些中國企業設點多位於台灣各大科技園區周邊,透過人力仲介或內部轉任等手段,以遠高於台廠的薪資吸引工程師跳槽。根據調查,一些員工轉職後,其技術成果將直接被送回中國母公司,成為中國官方科技戰略的一環,嚴重削弱台灣科技優勢。
查獲了哪些企業?除了中芯,還有誰也涉案?
本次查緝鎖定的企業橫跨深圳、上海等地,包含通銳微電子、雲合智網、鈞茂電子、南芯半導體、金泰克、艾科微等11家業者,分布在新竹、台南、桃園、高雄、台北等地。這些企業皆涉嫌以虛構資金來源掩飾陸資背景,並招募台籍掛名負責人設立公司,掩人耳目。
政府為何出手?挖角行為對台灣產業有多大殺傷力?
調查局強調,高科技產業是台灣的經濟核心,「護國群山」如半導體產業鏈人才成為中國鎖定目標。中國企業若持續違法入台挖角,不只侵害我國法律,也嚴重衝擊台灣技術優勢與國家安全。為此,自2020年底成立專案小組,已偵辦逾百件,將持續加強查緝與打擊。
哪些人被約談?後續將如何追責?
檢調此次同步報請六地地檢署指揮,台北、新北、士林、桃園、新竹與台南等地檢均參與行動。90人被約談,包含工程師、掛名負責人與企業幹部,其中20餘人複訊後交保,保金介於8萬至40萬元不等,其餘人則請回,案件持續擴大偵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