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菇是一種常見的食材,含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及纖維素,在湯品、披薩等料理都能見其身影,不過,其實它是自褐色的蘑菇突變而來,因其外觀潔白、產量高而逐漸變的普及,是全世界最早人工栽培、以及食用比例最高的的菇類。除此,農糧署也分享許多關於洋菇的知識。
洋菇如何種植?
農糧署表示,早期洋菇多為稻農兼作採半開放菇寮種植,冬季為其主要產季;現今新式菇舍則改採環控栽培種植,可調節溫濕度等生產環境,全年皆可生產,彰化、臺南及南投為主要產區。
洋菇如何食用?
農糧署表示,洋菇適合以乾煎後悶熟再下油之原則,可鎖住香氣及水分,是鶴炒食、乾煎以及煮濃湯。
洋菇如何煮?
農糧署表示,洋菇僅需簡單擦拭即可,不需要特別清洗,若習慣沖洗,應快速擰乾,便可直接加熱烹煮,若是購買量大,可冷凍延長保存期限。

洋菇如何保存挑選?
另外,農業部也曾在臉書分享洋菇的挑選方式,必須要外觀完整、無變形、無褐化傷痕、無異味。
洋菇如何保存?
冷藏
如果將菇體表面以紙巾擦乾,並置於紙袋中吸附菇體散發的水蒸氣,洋菇可在冰箱冷藏中為期七天左右的保鮮期。
冷凍
洋菇可以在殺青後冷凍或直接冷凍,約可維持數個月的保鮮期。

責任編輯/蔡惠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