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問為何3歲小孩沒規矩、專注力低、又亂咬人?老師們其實很想回:先看看妳自己

2018-02-27 05:30

? 人氣

「你們一定要請瑜伽老師留一個位置給他,我聽說幼兒瑜伽對穩定幼兒情緒,培養專注力很有幫助,拜託了,謝謝!」馬克(化名)的媽媽這樣請託著,我笑著點頭,腦袋裡一閃而過的想法暫時沒勇氣說出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常常只要一談到馬克媽媽,園所裡幾個德國幼教師就會忍不住搖頭,因為她神經大條到了一個極點。

舉一個經典的例子,有次她送馬克上幼兒園,在收拾馬克的置物櫃時,不小心把另一個孩子的外套撞掉在地上,她轉身瞥了一眼,說「啊,我把人家的外套撞掉了。」

當時在場有位實習生珍妮見狀便提醒馬克媽媽「喔!那外套是隔壁置物櫃蘇菲雅的。」

馬克媽媽卻非常突兀的笑了一下,大步跨過那落在地上的外套,當作沒這一回事的離開。

實習生珍妮一進入園所,忍不住對我們嘟嚷著整個過程,她覺得馬克媽媽應該是因為她是實習生才這麼無禮,一旁的德國幼教師說「她向來這樣,每個家長都知道園所規定不要在走廊餵孩子吃東西,但只有她會無視規定,只要沒其他人在場,她經不起孩子的哀求哭鬧,就會打開餐盒拿麵包給孩子吃,非得等到我們出面制止才會收起餐盒。(註:基於之前常發生孩子的手沾滿奶油起士弄的走廊木製長椅到處都是,負責打掃清潔的派翠莎常跟我們抱怨太難清潔,所以後來有此一規定。)米拉嘆口氣說:「所以馬克都三歲了,一整個狀況外,也無需感到意外了。」

馬克一開始沒辦法真正融入幼兒園的「團體」生活的原因在於,他完全不懂任何常規,光是吃飯時間對他來說就非常困難,完全坐不住,一邊吃還一邊玩鬧的把食物和水吐出來玩,被制止時完全不明所以的傻笑,也沒有辦法專注的好好進行一項活動。不管玩樂高,玩黏土,玩積木,每一個玩具都是同樣一種方式,把箱子搬出來,把箱子翻倒,全部玩具倒出來,前後過程不到三分鐘,遊戲結束。

德國幼兒園以「玩」牽動起學習主軸的原因在於,真正會「玩」的孩子,必須要能維持某種程度的專注,才能玩出細節,玩出能力!當其他同齡孩子一塊一塊的在拼組樂高玩具,或是在鋪排火車軌道時,馬克最常做的事,是在每個教室跑進跑出,他似乎對任何事情都非常感興趣,但是卻又無法持續將一個活動完成,因此到目前為止幾乎還是維持單人玩樂模式,並沒有特別好的合作玩伴。

(圖/
他似乎對任何事情都非常感興趣,但是卻又無法持續將一個活動完成,無法融入幼兒園的「團體」生活。(示意圖非本人/pakutaso

馬克媽媽也意識到孩子專注力的問題,已經連續替孩子報名兩學期的幼兒瑜伽課,但前幾天瑜伽老師才告訴我們,她實在不建議馬克再來上瑜伽課,因為他完全不聽指示,一再干擾其他孩子上課,導致課堂無法進行,或許等他大一點,再來試試看。

我們初步排除馬克過動的原因是,經過一學期在德國幼教師的耐心引導下,他能好好的坐著用餐至少半小時,會自己穿衣穿鞋,也清楚懂得排隊和「等待」的概念,但一見到爸媽,像是得到特赦令,會一秒變身成瘋狂版的馬克,在走廊上推打其他小孩,把所有小孩的餐盒裡的東西倒出來,然後在別人置物櫃上爬上爬下的把東西往地上丟。

喜歡這篇文章嗎?

莊琳君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