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客下課】萬聖節扮鬼嚇人反被追打,是誰的錯?他道出想裝神弄鬼要先想清楚代價…

2019-11-05 10:50

? 人氣

萬聖節剛過,雖說萬聖節跟聖誕節與情人節一樣是西洋節慶,但在台灣會過萬聖節的不是多數。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則女藝人分享六年前扮演「安娜貝爾」嚇壞計程車司機的新聞引起討論,雖說是六年前新聞,但是這種事情放在哪時候似乎都會招罵,所以招來的留言多是負評,不外乎「腦殘」「嚇人好玩嗎」「無聊當有趣」「就蹭安娜貝爾熱度」等。

裝神弄鬼要看場合,要有分寸

萬聖節也好,愚人節也好,要鬧也該有個程度。對於不熟、沒交情的人,不要隨意鬧!不挑對象的瞎鬧跟真的鬼沒兩樣!被鬧的對象真的會有「見鬼了」的倒楣感受。

要玩要鬧真的要看時間、對象與場合,不是頂著一個節慶或是節日就覺得有足夠合理性。

說到瞎鬧,曾經在路上遇到某職校校車經過,窗戶突然飄出一顆人頭,當時跟朋友真真實實被嚇了一大跳,尖叫後,才回過神看清楚是「美髮」課程使用的模特兒人頭。這一嚇,真是給他們學校招黑了,朋友對這學校的評價從此就沒有好過。不能說他是反應過度,當時在路上遇到一顆人頭幾乎是要飛出窗外,任誰都不覺得是個好經驗。

愛鬧愛玩的人要知道代價,不能招來反效果時才喊冤似的說「只是玩玩」,更有甚之,進一步檢討受害者「沒有幽默感」。不被欣賞、不被接受的玩鬧就是惡作劇,沒必要自己定義那就是「幽默」,還要其他人接受。

愛鬧遇到反擊,該不該自認倒楣?

以前公司辦活動,有個訓練膽量的夜間活動,參加的人員需要在夜裡的山間走上一公里路,沿路設計不少驚嚇場景,例如保麗龍仿製墳墓搭配上無限循環的「鬼聲」音樂棒,樹上垂吊白布,滿地飄散的紙錢,草叢裡忽明忽滅的燈……

多半是靜態的,加上音樂或是現場條件(風聲、夜景、樹影)營造出詭異嚇人條件。有一場景是工作人員身穿白色長袍、頭戴遮頭蓋臉假髮,並且滑著滑板車,無聲的從路旁草叢後滑過,幾次成功的嚇到路過的學員,依活動設計來說,甚是成功。

哪知道遇上一位遇到鬼會嚇到「打鬼」的學員,一邊喊有鬼啊,一邊追打扮鬼的同事。同事透過手機求救,說是被學員打了,活動只好增加說明「請勿破壞任何道具」,還是不敢講明「請勿打鬼」「鬼也是同伴」,怕是壞了整個訓練膽量的活動設計本意。

事後,扮鬼的同事也只能是摸摸鼻子,自認倒楣。不是每一個遇到鬼的人都是被嚇跑,如果招來反擊,那也是扮鬼的部份代價啊!

作者介紹|陳青

愛寫文。出過書。還在寫,還想出。

責任編輯/潘渝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