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臺灣】為何大家指名吃池上米?隱藏在金黃稻浪背後令人感動的池上魂

2016-11-14 09:00
17,024人氣
從花蓮玉里鎮到台東鹿野有約14,000公頃的稻田,為何大家都指名前往「池上」欣賞稻浪?買「池上米」呢?(圖/你好臺灣)
從花蓮玉里鎮到台東鹿野有約14,000公頃的稻田,為何大家都指名前往「池上」欣賞稻浪?買「池上米」呢?(圖/你好臺灣)

當金風吹進花東縱谷,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間的田野便展開一場金黃耀眼、搖曳生姿排舞秀。您可以穿梭於稻浪間乘風而行,或是在兩側翠綠青山的映襯下,於高處縱觀金黃色稻浪,甚至能閉上眼睛,聆聽風拂過稻穗時發出輕柔、細軟的聲音—參與花東縱谷平原晚稻收穫前最唯美的時刻。 沒有都市的嘈雜,沒有工廠、工業廢水、重金屬與空氣污染。縱谷間有花蓮秀姑巒溪和台東卑南大溪流經,終年水源豐富,對稻作生長發育極為有利。成就了以便當聞名的「池上米」,玉里的「玉溪米」、富里的「富麗米」、關山的「關山米」、鹿野的「福鹿米」以及光復鄉「紅糯米」等。如果氣候環境、地理條件皆相類,從花蓮玉里鎮到台東鹿野共有約14,000公頃的稻田,應該都「同款ㄟ天生麗質」,為什麼大家總是指名前往「池上」欣賞稻浪?指名購買「池上米」呢?這問題,上週編輯前往臺東都蘭參加「阿米斯音樂節」的火車上獲得詳盡解答!那天編輯買到了普悠瑪桌型位(面對面有桌子的四人座),面對面坐著的是一對氣質優雅的夫婦。閒聊過程中,才知道(編輯意外捕獲野生)池上鄉池潭源流協進會現任理事長—賴永松先生。博學、謙虛、熱情卻又靦腆是他給人的第一印象。「早期市面上充斥著仿冒的池上米,品質良莠不齊影響了真正池上米之信譽。好險我們起步得早,推廣『池上米認證標章』。池上米好吃不僅是因為土壤、環境、水質好,與花東縱谷其它的產米鄉鎮相比,池上稻米的製程更多一分講究與細膩!」賴永松先生自豪地說。原來,想取得「池上米認證標章」絕非容易的事。首先,農民須參加18小時的教育訓練,並且填寫「田間栽培管理紀錄」簿,從整地插秧開始逐步做登記,收割後將樣本送到協會。

池潭源流協進會更首開先例「以品質優劣來決定收購價格」,通過協會的稻穀容重量、白米食味值檢測,才可以貼上池上鄉公所發的池上米商標。一步步科學化管理,秉持「以質計價,而不再是以量計價」,這也難怪吃過池上米的人,總是難以忘懷那一粒粒的飽滿香甜!賴永松先生是土生土長的池上人,在池上國中退休後致力推廣地方文化、環境維護。他認為「池上不需要一次性、放煙火式的活動。池上甚至不需要更多遊客,卻又盼望著文化能在地深耕。」這句話間接促成了2014年樂賞基金會在伯朗大道、禾鴨生態池共3.3公頃稻田旁,設置播放器,每天播放六小時的古典樂。有人笑他們傻,然而他們卻深信:給稻子聽音樂,稻穀會有所感受的。可以見得池上人視稻米為最重要的家人,像照顧小孩、寵物般細心呵護。「為什麼大家喜歡來池上?因為池上稻田的天際線很乾淨,沒有電線杆。你有沒有想過臺灣這麼熱門的觀光景點,為什麼周邊沒有被攤販包圍?沒有垃圾、交通阻塞、違規停車、腳踏車與人爭道的問題?」賴永松先生問了我一個賴以為常、從未思考過的問題。

『別賣關子了!快告訴我池上保持淳樸田園景象的秘密!』

原來,池上田野的阡陌縱橫、兩側青山繚繞,不只是大自然的恩惠,更是人文努力的成果、臺灣農村旺盛生命力的展現:從電線桿地下化、大波池的生態環境、腳踏車專用道、與腳踏車業者協商友善社區的方案、地方自治限制攤販—隨處可見地方團體細膩、友善的規劃。

「有些事情短期做看不見效果。沒關係!拉長時間來看如果是對的事,就一定要繼續做!」賴永松先生眼神堅定的說著。

「池上的美在於地方自發守護、業者自我約束。我們很歡迎大家來,但希望民眾能共同維護池上的風景!」賴永松先生說完,瀟灑地在池上站下車了。看見這篇文章的您,無論曾否造訪池上,相信都能被那金黃稻浪的背後,那個低調、充滿理想、勇於實踐的池上魂所感動!註:今年池上二期作約於11月下旬至12月初收割 (相關報導: 不考慮旅費的話,你最想去哪?評選10大夢幻旅遊國家,台灣靠這裡的美景上榜! 更多文章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你好臺灣(原標題:讓「池上」保持美麗的秘密—池上魂)

現正熱映中
更多文章
百年最大的滿月就在今天,錯過再等18年!一定要記住今晚這3個賞月時間啊
全球財經掃描:Trump效應續發酵,新興股匯市重摔、美元升
十二獸首拆除限20日前完成,陳學聖:地方大老以要故宮高層下台要脅
你為了什麼而活著?一位日本醫師在安寧療護2千多名病患後,領悟生命的意義在…
川普新政府》蒲博思出任白宮幕僚長 有利台美高層溝通
育嬰假調查》「告完老闆完全找不到工作」 幼教界不敢放育嬰假的心酸
育嬰假調查》育嬰假看的到請不到!近5成女性請假被刁難
川普新政府》人事第一波:兩大心腹蒲博思、巴農接掌白宮幕僚長、策略長
育嬰假調查》你知道生完小孩男、女薪資大不同嗎?申請育嬰假82%是女性
風評:撤飛彈才能領薪水?民進黨搬磚頭砸田弘茂的腳
「這些人經歷大戰,現在卻孤單一人」19歲少年單槍匹馬 紀錄老兵爺爺的故事
311海嘯》「我們的孩子本來不會死」未確實疏散學童 日本地方政府需賠14億日圓
想成為股市勝利組?理財作家:先學習這「5不1沒有」打造大戶格局
孫慶餘專欄:「川普震撼」與台灣生存之道
川普勝選 國安局:我防禦成本可能增加 但美對台軍售空間擴大
吳志揚觀點:台灣之光?台灣沾光?
科技新觀點》真話.軟柿子
觀點投書:從能源政見看川普為何勝選
公孫策專欄:懷念楊志良
楊渡專文:《人間》回眸,還留幾許溫暖?
觀點投書:中產消失後…..群眾的憤怒
觀點投書:整併風潮延燒至船運業,金融業準備好了嗎?
觀點投書:慈濟咧?
巴黎「黑色星期五」大屠殺一周年 歌手史汀獻唱「屠場」巴塔克蘭劇院:我們不能忘記他們
紐西蘭基督城發生大地震 芮氏規模7.8 海嘯警報發布
日本食品輸台公聽會爆衝突 藍綠互指對方打人
日本食品輸台公聽會》藍營民代逼認「公聽會無效」陳吉仲:會議無法完成
福島五縣食品是否開放?核能流言終結者:食品安全無虞,但政府沒有絲毫溝通誠意
【圖輯】他不是我的總統!全美各大城「反川普」行動風起雲湧 紐約萬人癱瘓第五大道
日本食品輸台公聽會》藍營民代強力杯葛 流血衝突中被迫中斷
川普當選之後……國發會、經濟部: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前途多舛
川普的美國》從川普大樓到白宮 54張圖帶你看川普一生和美國「新第一家庭」
「從黑名單人物到外交部長」陳唐山發表回憶錄 濃縮台灣民主奮鬥史
川普的美國》孤立主義蠢蠢欲動 北約秘書長警告川普:單打獨鬥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