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首頁
2016美國大選 文章列表
#
2016美國大選
約 9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品味生活
汽車
消費
物以稀為貴,Porsche 911 Dakar低里程二手車價比新車還貴
Porsche於2022年的洛杉磯車展帶來向達卡拉力賽致敬的911Dakar,911搭配具有越野化的懸吊設定讓911Dakar非常獨特,但只限量2,500輛而已,也因如此近日拍賣會上就出現二手911Dakar價格竟比新車價還高。
Carture車勢文化
2025-04-21 14:04
VIP
評論
政治
專欄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林宗弘專欄:從「Linbay好油」事件看政治仇恨值的激化與融解
隨著台灣大選進入百日倒數,各種假訊息在網路上擴大傳播,其中又以臉書粉專「Linbay好油」版主林裕紘所引爆的雞蛋事件影響較為廣泛。Linbay好油爆蛋事件情節曲折離奇,林裕紘返國由檢調收押禁見之後的發展雖不宜置評,其所涉及的選前假訊息議題卻值得關注。
林宗弘
2023-10-23 06:20
風影音
國際
解析》川普四年前入主白宮狠狠打臉民調 今年美國總統大選民調到底準不準?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進入最後決戰,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的民調持續領先現任總統川普。不過在2016年總統選舉前,川普的民調數字同樣落後給希拉蕊,最後卻跌破眾人眼鏡成為大選贏家,使民調可信度受到強烈質疑,各家機構也紛紛記取教訓、修正民調進行方式。
鍾巧庭
2020-10-29 17:10
新聞
國際
美國大選倒數計時 他們是決定總統人選的最後關鍵!川普還是拜登? 搖擺選民現身說法
2020美國總統選戰進入倒數10天,川普與拜登展開最後廝殺,雖然本屆大選提早投票的選民創新高,全美據統計有超過5700萬選民已經投票,但仍有為數可觀的選民至今無法決定要投給哪位候選人,而他們在11月3日大選日做出的最終抉擇,將成為左右誰能入主白宮的關鍵。
鍾巧庭
2020-10-25 17:30
VIP
國際
歷史
新新聞
2020美國大選解密》這些前民主黨死忠支持者2016變「川粉」,今年會回歸拜登嗎?
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川普攻下許多傳統被視為「藍色」(民主黨代表色,共和黨代表色則為紅色)票倉的區域,贏得超過200個歐巴馬曾二度拿下的郡,也成為他擊敗希拉蕊.柯林頓、成功入主白宮的關鍵之一。
鍾巧庭
2020-10-12 16:10
風影音
國際
境外勢力干預選舉經典案例》美國國會報告:俄羅斯「社群網戰」全方位助選川普、Instagram成最主要工具
美國情報單位早已證實,俄羅斯干預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暗助現任美國總統川普勝選,而美國聯邦參議院情報委員會17日公布最新調查報告,揭露俄羅斯利用臉書、推特、Instagram、YouTube等社群網站,散布利於川普的廣告,甚至特別鎖定支持民主黨的黑人選民。且當大眾聚焦於臉書淪為「假新聞」平台時,俄羅斯已把重心移到Instagram,效果更勝臉書。
簡恒宇
2018-12-18 15:02
風影音
國際
歷史上的今天》為什麼美國大選總在11月的星期二?這是172年前的歷史陳跡...
從黨內初選到全國大選,美國選舉總在星期二投票,因此有了「超級星期二」(SuperTuesday)的說法。而總統大選通常是11月的第一個星期二,但約有14%的情況例外。美國國會在1845年通過法令,明定「11月第一個星期一後的第一個星期二」為總統大選投票日。換言之,如果11月1號落在周二,則選舉日就會變成下周二,也就是11月8日,2016年正好就遇到這種狀況,因此有人會覺得投票日特別晚,不過星期二不是假日,為什麼美國偏要選在這天投票呢?
魏嘉瑀
2018-11-06 07:00
風影音
國際
「雙普會」登場前夕,國會給川普難堪》參議院認定俄羅斯干預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
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將於16日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行「雙普會」,深受「通俄門」風暴重創的美俄關係,也是這次的會談重點,而川普自始至終堅稱沒有「通俄門」這回事,但美國情報單位2017年的調查報告指出,俄羅斯試圖干預2016年總統大選,而共和黨占多數的聯邦參議院情報委員會3日發布簡報稱,俄羅斯確實「青睞川普」,但仍無法確定川普陣營是否勾結俄羅斯。
簡恒宇
2018-07-05 09:29
風生活
科技
世界
臉書史上最大醜聞!市值蒸發1兆、英美政府全出動怒查案,祖克柏卻慣性神隱讓員工擋爛攤
從上個周末至今,全球最受矚目的科技新聞,就是擁有20億用戶的Facebook史上最大個資外洩危機,不過事發至今,最關鍵的人物執行長馬克·祖克伯(MarkZuckerberg)以及營運長雪柔·桑德伯格(SherylSandberg)卻依舊神隱(編按:祖克柏已於台灣時間3/22凌晨於臉書發出聲明並提供後續解決方法),連周二舉行的內部會議也沒有現身。
數位時代
2018-03-22 10:07
新聞
國際
「我為總統說過無傷大雅的謊言!」深受川普信賴的白宮美女公關主任在通俄門聽證會後請辭
年輕的白宮公關主任希克斯深受美國總統川普信賴,也是川普上任以來做得最久的公關主任,她在2月27日出席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通俄門調查聽證會,坦承自己履行職務時,有時會為川普總統說些「無傷大雅的謊言」(whitelies)。希克斯在聽證會隔天忽然宣布辭職,許多白宮幕僚震驚不已,甚至說無法想像希克斯不在川普身邊的白宮。
廖綉玉
2018-03-01 16:00
風生活
科技
世界
誰送川普上台?從臉書廣告投放紀錄找到解答!發現近500個可疑帳號、政治陰謀全來自…
臉書前日在自己網站中表示,根據內部調查資料顯示,於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間,大約470個與俄羅斯有關聯的假帳號,花了10萬美元、投注3千則顯示廣告在臉書平台上,針對美國用戶投放。
數位時代
2017-09-08 10:00
風生活
世界
民主可能成為現代最大噩夢…大前研一舉這些國家的例子,連日本都可能出現川普啊
民主若像委內瑞拉和希臘那樣,被花言巧語的民粹主義拖離正軌,終將招致眾愚政治。要避免眾愚政治的關鍵,就是切勿染上「以我為優先」的思維。
大前研一
2017-07-27 11:36
風影音
國際
紐時再爆「通俄門」新料!為取得希拉蕊黑資料 川普長子私下與俄羅斯律師會面
美國總統川普在2016年大選期間,疑似私通俄羅斯以贏得總統大位而引發「通俄門」事件,而《紐約時報》8日揭露,川普的大兒子小唐納德曾與俄羅斯律師維塞尼茨卡雅會面,她聲稱握有「利於川普選情的資訊」。
簡恒宇
2017-07-10 14:56
新聞
國際
共和黨出大包!美國近2億民眾資料任人下載 投票歷史、政治傾向全都露
現今的網路時代,任何人的生活紀錄都逃不了被記錄下的風險,甚至連選舉投票也不例外,美國媒體近日披露,共和黨承包商竟然把約1億9千8百萬選民的個資放上雲端,除了住址、電話,還包含每個民眾的政黨傾向、關心什麼議題等無所不包,連社群網站上的發言也不遺漏,鉅細靡遺程度令人擔憂,資料恐怕已遭有心人士獲取。
王穎芝
2017-06-20 19:00
新聞
國際
法國總統大選前夕》馬克宏團隊遭駭客入侵 9GB內部機密文件全上網
距離法國總統大選投票只剩下一天,民調領先的中間派候選人馬克宏陣營卻傳出遭駭客大舉入侵,超過9GB的團隊內部信件被匿名貼上公開網路,團隊批評有心人意圖影響大選,再度引發俄羅斯干預大選疑雲。法國政府也稱,在選前一天還放出任何可能影響選舉結果的消息已觸犯選舉法規,抓到必將嚴懲。
王穎芝
2017-05-06 14:10
新聞
國際
記者來鴻:打擊假新聞 德國出手帶來的思索
「假新聞」還是「另類事實」?不管叫什麼吧,它很可能影響最後誰當了美國總統。大選年,德國人也開始沉不住氣,啟動打假新聞戰役。
BBC中文網 記者麥吉尼斯(Damien McGuinness)
2017-02-11 21:40
新聞
國際
臉書將在德國大選打擊假新聞 遏制假新聞擴散
社交媒體平台「臉書」(Facebook)將在德國啟用打擊假新聞的過濾工具,並試圖在今年德國舉行選舉之前遏制假新聞的擴散。
BBC News 中文
2017-01-16 21:20
風影音
國際
川普的美國》昔稱阿桑奇「應判死刑」 川普今與維基解密創辦人同批美國政府
美國中情局日前指出,俄羅斯政府涉嫌利用駭客干預美國總統大選,歐巴馬政府則稱「百分之百確定」俄國涉入。維基解密創辦人阿桑奇3日否認幕後黑手是俄國政府,向來欣賞俄國總統普京的美國準總統川普則繼續質疑歐巴馬政府的說法,4日更援引阿桑奇的話為俄國政府辯解,但川普4日被爆出在2010年的訪問裡譴責維基解密的行為「可恥」,並稱應該處以死刑,前後態度迥然不同。
廖綉玉
2017-01-05 16:29
新聞
國際
紐約州長推動「公立大學免學費」 前總統參選人桑德斯力挺
紐約州長郭謨3日提案「公立大學免學費」,只要年收入一定標準以下的家庭,就讀紐約州的公立大學就能享有免學費待遇。這一提案受到前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桑德斯力挺,桑德斯稱其為「革命性創舉」,還說此案一旦通過「各州一定會陸續跟進」。
王穎芝
2017-01-05 10:00
風生活
科技
2016年最紅話題!Google年度10大關鍵字,打敗太陽的後裔、美國大選,奪冠的是它
2016年即將邁入尾聲,回顧過去一年,你印象最深的大事件是什麼?全球最具普及性的搜尋引擎Google今天公布了「台灣2016年度關鍵字搜尋排行榜」,榜單除了能一窺過去一年最流行與熱門之話題,也能見證最具代表今年里程碑的歷史意義。
遠見雜誌
2016-12-15 17:33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