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錯專文:小時候

2016-09-17 06:40
荔枝,是南方獨有的美味。(維基百科)
荔枝,是南方獨有的美味。(維基百科)

1、井水

那天聊著聊著老屋,總難免掉進懷舊的喟嘆。「那口老井啊,可真不含糊,井水涼沁沁,三伏大暑天,打一桶水來擦身,就像掉進冰窖裡。」母親說。

「是啊,有時還禁不住哆嗦哆嗦。」我隨口回應。

然後就掉進一口童年的井爬不出來。那時還沒冰箱,南方酷熱夏天,井水冰涼,把西瓜放在井水,換兩三次水,西瓜就清涼可口了。

但是用吊桶打水可不簡單,不懂的人永遠打不到水,不是水桶浮在水面,就是切入度不夠,如假包換的半桶水貨色。懂得打水的人,桶一入水有如單刀直入,乾淨俐落,水花不濺,取心肝劊子手。桶一抽翻,手到擒來,左右手換抓桶繩,滿滿一桶水就打上來。

雖有轆轤,但極少用,因此吊桶與井繩就擱在井邊。遠看處,像一幅靜物素描,像李惠芳的油畫。可惜她多畫明清傢俱花卉刺繡,近年加添彩瓷陶罐,甚至淨水軍持,如果畫一幅靜物的井,那才真是畫冊內所謂靜止的流水。

母親猶自叨嘮那一口井,「有次他們吊桶取水,倒出來竟有一條半斤重的青魚,大家興高采烈討論要紅燒或煮湯,我說,算了,還是放生的好。」

「他們都得聽我的,終於又把魚丟回井裡,讓牠游返龍宮。」母親釋然地說,有如放下心頭一塊大石。

那口井水真不知通往哪兒,童年的我經常俯伏井緣青麻石上發楞。深深一口井,像時光通道,不知源自哪兒通往哪兒?油油發光的井水,隱約閃爍閃爍著光芒,像千百隻眼睛,有時小孩頑皮眨眼,有時老僧閉目入定,動也不動。有時自己看得楞悶,也會朝著井口啊的一聲大喊,沒有回音,只有一種怖然顫動深沉。啊聲招惹老佣人前來把我扯離井緣,用另一半井蓋把井蓋上,口中不斷嘀咕,「掉下去怎辦?掉下去怎辦?」

小時候老屋的一口井,竟可與鄰屋分用,每家各半,中間隔一棟牆,老死不相往來,但共飲一口井水,因而井蓋只有半月形的一半。隔鄰雖沒來往,但井水的滋味,倒有點像「君在長江頭,我住長江尾」了。我也沒想到掉下去會怎辦?那時已開始讀《西遊記》,憧憬龍宮的寶藏,與那一口定海神針。

井水冰鎮西瓜。(新浪網)
井水冰鎮西瓜。(新浪網)

2、荔枝

夏天南部水果,荔枝熟了才到龍眼,龍眼和黃皮出現,就是盛夏了。從前小鎮,沿街叫賣荔枝的小販,用一根扁擔,掛兩個扁圓大淺竹籮,裡面放滿連枝帶葉的荔枝,像剛自樹上新鮮採下。鮮紅荔枝掩映在青綠葉子,顏色恣意潑染,像白石老人寫意。

有一個姓黃的客家人,瘦瘦個子,力氣奇大,挑著兩籮荔枝,健步如飛。人卻怕熱,大汗淋漓。每次來到門口,便要碗水喝,擔子一卸,蹲在巷子和僕人聊起來。日久大家熟了,也會買一些荔枝來喫。他人豪爽,不但斤兩稀鬆,還挑又大又甜,肉厚核小的荔枝讓大家試嚐。

小販流動性極大。兩年後不見了,直到在渡輪碼頭看到他,才知道他已轉入水路青幫買賣。

3、識字

母親比父親年輕很多,父親晚年智力衰退,經常提筆忘字,總是求助於讀書不多的母親。一次要寫喜帖,卻忘掉怎樣寫疊翁的「疊」字而問母親,後而感嘆地說,「阿喜,如果當年送妳上學堂多唸幾年書就好了。」

小名阿喜的母親感嘆回應,「過去了的不能回頭,現在追悔已太晚了。」 (相關報導: 在大稻埕找回童年最美風景!這時代走得好快,他卻堅持慢慢沖一碗暖呼呼麵茶… 更多文章

然後母親會向我追述抗戰時,怎樣在一個大家族暗無天日地受著欺侮的故事。「又不是大小姐,還要上學」的冷嘲熱諷經常掛在一些人嘴上。一直到我唸小學,她才有機會去一個夜間補習班上課認字,每天興奮地拿著課本背誦生字,在習作簿上一筆一劃認真學習書寫。又因孩子們還小及家務壓力,上學不到半年便休學。即使如此,雖識字不多,卻從此寫得一手娟秀字體。現在九十高齡的她,寫字手顫巍巍,東傾西斜,但依稀筆劃撇按勾勒,秀美如昔,倒有點像楷草的書法大家,晚年轉摹隸書魏碑,沉穩簡拙,古意盎然。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中度颱風「馬勒卡」侵襲北台灣,北北基宜花明天上班上課
不用花大錢也可以考潛水證照 !5大美景聖地讓你邊度假邊輕鬆拿照
陳昭南觀點:老藍內閣的包庇慣性,能幫小英點亮台灣?
《蔬果歲時記》選摘:台灣毛豆,日本人的最愛!
杜宇觀點:政黨已輪替 肥貓依舊在
銀行家觀點》建築美學觀點 ─都市設計融入都市計畫 ,翻轉城市面貌
游盈隆專欄:蓮舫吹縐台灣一池春水,干卿底事?
觀點投書:電業法修法後,電價每度漲三倍,你知道嗎?
觀點投書:月薪近20萬的肥貓─考試委員與監察委員
觀點投書:視察軍隊為哪樁?
觀點投書:台灣民俗信仰進步的原動力─宗教自由
《我在音樂會畫的素描》選摘(2):阿伊達、台灣交響樂之父蕭玆
鬼扯多年之後終於承認 川普:歐巴馬總統的確是在美國出生
教育局官員救災「出淤泥而不染」變網紅 下場:慘遭免職
沒水沒電垃圾多 抱怨電話塞爆高市1999專線
周永明投效數字王國: 我5年前就跟王雪紅講,不要當CEO了
讓國軍孤軍搶救莫蘭蒂災情?高市府反擊網路謠言不實
馬勒卡颱風來襲 宜蘭為主、全台疏散294人
蒙古媒體刊登台灣爭取參與ICAO投書
颱風接力來襲 小三通航班縮減
新購屋方式「自地築屋」 喊出房價六折新主張
馬勒卡颱風來襲 彰化以北納警報範圍
應戰颱風「馬勒卡」中國國家防總啟動III級應急響應
美國總統大選》川普誇口:10年創造2500萬工作機會 專家:勞動人口10年只增加800萬
馬勒卡颱風持續增強 北北基宜花停班停課
美國眾議員提法案 允許所有台灣高階官員入境美國
陳菊拆果菜市場爭議 梁文傑批詹順貴「是非不分捅自己人」
蓮舫誓言重振民進黨 日媒:當務之急是與安倍政府畫清界線
7成道路中斷、天后宮牌樓重創 林全視察金門災損
前御用殺手揭露:菲律賓總統杜特蒂私設行刑隊 剷除異己、處決罪犯逾千人
天天喝一罐麥香紅茶 魯凱族人瑞彭玉梅辭世 享壽115歲
照顧家人的人也需要照顧 全國第一間家庭照顧者「喘息咖啡」開辦
新藥百萬價太高?如果用生命計算 舊療程不見得更便宜!
生命無價、健保有價?療效好卻太貴 C肝新藥納健保陷兩難
日本防衛大臣:將與美軍聯合巡弋南海,積極介入南海事務
因應馬勒卡颱風來襲 國防部2萬兵力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