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從洪秀柱學歷爭議中看到什麼?

2015-06-26 05:40

? 人氣

學歷不能証明一切。(網路圖片)

學歷不能証明一切。(網路圖片)

洪秀柱在選舉公報中寫的美國密蘇里州東北大學教育碩士學位,是真學歷還是假學歷?是學分班還是學位班?教育部承認與否?新聞、名嘴漫天轟炸連環爆料但還是搞不清個所以然。說穿了,就是蔡英文成功訪美及登上時代雜誌被塑造成國際國際認證的新總統,而作風相對本土的洪秀柱別說國際認可了,又怎麼可能有國外的碩士學歷呢?於是炒出了一連串的新聞,筆者認為這些新聞皆為政治操作,不想跟著起鬨談這個學歷本身,反而想談談筆者在這個事件中看到了些什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文憑與成績至上的臺灣

臺灣一直有升學主義的傳統觀念,老師、家長判斷學生的唯一準則,就是成績。不會讀書的小孩就是壞小孩,在舊制度下就是被分在放牛班,甚至出現了不會讀書才去讀高職的荒謬觀念,也扭曲了技職教育體系。但好在現在有多元入學的概念,讓無法用考試鑑別出來的能力,比如:領導、演說、實驗技巧等,能夠納入評鑑的指標之一,讓以記憶取向的升學考試不再是評斷學生唯一的指標。但卻也衍伸出家長為了讓小孩贏別人,上更好的學校,於是補了更多的才藝,增加了孩子的負擔,追根究柢也是升學主義作祟,教育部不管政策怎樣推動,觀念沒改,就是會被扭曲。這次洪秀柱學歷爭議,政治人物以傳統觀念發言再加上媒體的渲染,觀念的改變更遙遙無期。

學歷?能力?

事實上,我們年輕這一輩常常聽到學歷與能力對自己影響的說法,大抵是說:學歷只對你的前幾份工作有影響,往後的發展是看你前幾份工作累積的實力來決定。所以學歷固然很重要,但是工作到一定時間後,很少有人會完全記得當初在校學的內容,反而你的經驗、做事的能力、決策的思維與待人接物的態度才是決勝的關鍵。

而現今社會發展相當快速,往往所學無法運用在工作上,各機關與企業主也鼓勵員工進修、拿學位、考證照,來具足能力甚至幫自己升遷。目標應該是進修過程中自己所具備的新能力,不該是為了考而考,才相當符合終身學習的觀念。

學歷不該成為判斷人的唯一指標

臺灣,有著引以為傲、令人稱羨的民主,我們講求平等,大家都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大家都有機會成為總統。但臺灣升學主義的觀念根深蒂固,刻板印象判斷政治人物的要素就是學歷。雖然這樣讓政治人物有動機再去學習進修帶動終身學習也是好事,但這個觀念也無形中抹殺人在不同面向的努力。

現今的學歷爭議,筆者認為二十年前拿到的文憑,並不代表從政以來歷練的經驗與能力,並不是夠格選總統的指標,只代表自己曾經的學習歷程與成果。試問投入職場多年的各位前輩們,深深影響您至今的,是您當初努力拿到的多項文憑學位,還是求學時親身的經驗、激發的思維、開拓的眼界與養成的習慣。筆者認為,後者產生的價值更勝前者。但因為普羅大眾對文憑過分的重視,深化了這次的事件,筆者也相當唾棄以洗學歷或買學歷方式來自抬身價政治人物。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