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要讓歐巴歐逆們回來了!在川普2.0貿易戰的壓力下,中國正積極尋求與鄰國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香港《南華早報》與韓媒《韓聯社》報導,北京正考慮解除自2016年以來的「限韓令」,希望從文化交流逐漸改善中韓關係,藉此制衡川普強硬的外交措施。
「國旗事件」周子瑜睽違9年赴中
韓國女團TWICE上個月前往上海宣傳新專輯,這是自2015年該團成員周子瑜在韓國電視節目揮舞中華民國國旗之後,TWICE首次在中國舉辦活動。此外,在好萊塢大放異彩的奉俊昊新作《米奇17號》(Mickey 17),3月起開始在中國的戲院上映,也是多年來韓國導演的作品首次在中國獲准上映。
New trailer for Bong Joon-Ho’s ‘MICKEY 17’
— MICKEY 17 UPDATES (@mickey17updates) January 22, 2025
starring Robert Pattinson. #mickey17
In theaters March 7, 2025.
pic.twitter.com/H3HILkdT3X
《南華早報》指出,這些「韓流解凍」的跡象引發外界期待,北京可能正在進一步放寬「限韓令」,修復與韓國的關係,以對抗川普對中國發起的貿易制裁。
中韓破冰,抗川普2.0貿易戰
《韓聯社》指出,在川普2.0加大對中國施壓的背景下,中國正尋求與周邊國家建立友好關係。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2月10日通過「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吸引外商投資、改善外商在中國的營運環境。從過往的「戰狼外交」轉變為「靈活外交」。
《南華早報》稱,目前的中韓破冰其實早有徵兆。2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爾濱會見韓國國會議長禹元植,習近平當時表示,正在考慮出席將在南韓慶州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3月21日,中、日、韓外長在東京交流,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與韓國外交部長趙兌烈也強調,增進中韓文化交流以推動實質合作。

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教授周曉蕾告訴《南華早報》,北京是近期中韓文化交流的主要推動者;韓國同時是中國的鄰國、卻也是美國的重要盟友,在川普政府施加更大的貿易壓力以前,北京試圖加強與韓國聯繫。
「限韓令」曾害韓流慘跌14億
中國政府雖未明文規定「限韓令」,但自從韓國2016年配合美國部署「薩德反飛彈系統」(THAAD)後,北京開始對韓國展開一連串非正式的反制措施,限制韓國音樂、影劇、遊戲在中國流通,數部中韓合作的戲劇更是直接遭冷凍。
在這段期間,韓國影視產業對中國的出口產值從2016年的9,400萬美元(約新台幣31億),暴跌一半至2022年的5,400萬美元(約新台幣17億8千萬)。此外,訪韓的中國遊客人數也降低。根據韓國觀光公社統計,訪韓中國人比例從2016年的94.0%下降到2017年的68.4%、預計2022年跌至54.0%。
隨著「限韓令」的解除,將有助於訪韓中國遊客增加。韓國旅遊業與免稅品業者正在將販售重點從日本轉向中國,調整美妝產品的售價,以迎接中國遊客的「大爆買」。
北京靜觀韓國政治動盪
然而,《南華早報》指出,近期韓國國內的政治動盪可能影響雙邊關係進展。自2024年12月總統尹錫悅發布戒嚴以來,韓國社會出現嚴重分裂,反中情緒也有所上升。2月7日中國駐韓大使館甚至發生反中示威,部分旅韓中國人表示感到不安。
若尹錫悅遭到彈劾下台,韓國必須在60天內選出新的領導人。觀察人士告訴《南華早報》,若是由注重與中美關係平衡的在野黨「共同民主黨」贏得選舉,中韓之間可能有更多恢復友好關係的機會。
周曉蕾教授分析,韓國的整個政治光譜仍偏向右傾、更強調與美國結盟。因此,中國釋放善意、同時觀望韓國政治格局的變化乃是明智之舉。北京希望藉由不過度反應,期望未來與韓國新政府建立更好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