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半罕病家庭不只1人罹病!基金會調查揭困境 憂醫院個別總額讓病患淪人球

2025-03-14 18:58

? 人氣

罕見疾病基金會首次舉辦「罕病病友生活狀況及需求普查」,基金會呼籲政府確實遵行不將罕病治療計入醫院個別總額的承諾,避免病友淪為人球。(黃天如攝)

罕見疾病基金會首次舉辦「罕病病友生活狀況及需求普查」,基金會呼籲政府確實遵行不將罕病治療計入醫院個別總額的承諾,避免病友淪為人球。(黃天如攝)

罕見疾病基金會今(14)日首次發布「罕病病友生活狀況及需求普查」,調查發現,有半數以上的罕病家庭不只有1位病友,甚至有一個家庭中同時有5名罕病病友,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另調查顯示,病友需要頻繁就醫,近期政府端出醫院個別總額政策,基金會呼籲政府落實健保乃社會保險風險分攤的精神,確實遵行不將罕病治療,計入醫院個別總額的承諾,避免病友淪為人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罕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表示,此次調查對象涵蓋該基金會直接服務對象共7231名病友,最後取得有效問卷4418份。

罕病病友醫療支出大 最重視生活相關補助

調查結果顯示,整體而言,病友最為重視的仍是生活津貼或相關費用補助(63%),其次則是照顧服務(35%)。主因原因是罕病醫療支出龐大,照顧需求高,因此十分仰賴基金會給予的醫療、生活、安養等補助。因此,即使是在募款不易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基金會咬著牙,仍推出疫情生活補助,幫助面臨失業困境的罕病家庭。

另調查顯示有高達67%的病友無法順利進入就業市場。有鑑於此,罕病基金會近年大力推動「罕見職人」培訓計畫,希望用不同型態的就業模式,讓病家重返職場;至於該會推動多年的「無障礙計程車補助計畫」,則是呼應調查中病患希望更多社會參與的需求。

回到罕病病友最重視的就醫問題,陳莉茵憂心忡忡的說,健保署最近正在醞釀實施醫院個別總額制度,事實上,早在2003年即有醫院個別總額相關試辦計畫,當年就已造成許多人球事件,呼籲政府保障罕見疾病門診、住院及急診治療,不列計在醫院個別總額額度之內。

經過首次的罕病病友生活狀況及需求普查,基金會對病家的需求有了更多的瞭解,並據此提出5大建議:

1、強化罕病醫療資訊:調查顯示有80%病友在初次發病到確診約有2、3年的落差,顯示國內罕病醫療資訊的縱向整合及橫向連結仍有努力的空間。

2、重視罕病就醫權利:絕大部分病患都需長期就醫,近期「醫院個別總額」政策,確實讓病患擔心淪為人球,健保署應有相對應的查核監督,避免類似情形上演。

3、普及身障高等教育:從數據來看,已有超過5成的病友念到大專院校,希望政府開放更多身障就讀的科系名額,讓大家有更多元的學習選擇。

4、增加多元照顧人力:絕大部分病家仍以家屬為主要照顧者,現行外籍看護多不願照顧重症的罕病病友,急需政府提供更多元的照護人力。

5、健全友善職場環境:目前有近7成病友是未就業情況,多是因為疾病限制讓他們無法順利就業,因此如何透過職務再設計,以及調整就業型態,提高病友就業率,也是很重要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天如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