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南觀點:建案致災頻生─地下開挖不該省的錢千萬不能省

2025-01-30 06:50

? 人氣

北市三重區六張街房屋傾倒拆除現場。(顏麟宇攝)

北市三重區六張街房屋傾倒拆除現場。(顏麟宇攝)

新北市三重區六張街「莘聖沐光居」規劃興建地上9層地下2層的建案,於1月6日基地開挖發生災變,導致兩側鄰房傾斜龜裂,這個建案原本要開挖到8.5公尺深度,卻挖到6.4公尺時就發生基地周遭土壤下陷、鄰房傾斜等災變。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難道是「危老後遺症」?因為這種位於道路寬度較窄的小基地(建案基地97.4坪),地下連續壁的挖掘機械(例如MASAGO)可能開進巷道較不便?所以本案沒有採用較安全的MASAGO挖掘施作地下連續壁。又,本案的地下室開挖不深(約8公尺)故採用「預壘排樁」施工可能是災變原因之一,施工不良會造成預壘排樁接縫間的防水性差,排樁間容易滲漏帶走細粒土壤與水,加上止水樁(CCP)施作不確實就造成地層下與鄰房傾斜須拆除,施工品質很重要。

分析災變原因,地下水高(地表下約3~4公尺)及基地位處三重區在日治時期是湖泊且靠近淡水河,地質主要是康熙台北湖淤積的鬆砂,多數為洪泛沖積留下的砂質土區域等地理地質因素造成地下開挖風險較高。加上本案的地下室開挖時採用「排樁」擋土工法 (直徑約50公分) ,這種選擇並不最安全的。加上施工不良,造成「排樁」接縫間發生砂湧現象,土壤流失鄰房沉陷等,分析可能原因:

1.設計疏失:依照本案地下開挖之排樁設計圖說查明,可能是止水樁設計深度比較短,且未與預壘樁深度一致,懷疑基地開挖的擋土計算書,是否有檢討砂湧的安全係數?

2.灌漿施工疏失:止水樁(CCP)灌漿速率過快,以致未將原設計的水泥量及止水劑全部灌入,造成止水樁成型效果不佳,未達原先預定止水效果。

3.鋼筋施工疏失:預壘樁鋼筋綁紮不確實,在鋼筋籠吊放過程中,鋼筋籠被吊拉而縮小直徑,造成排樁與排樁間空隙過大,成型後排樁之間容易滲漏土壤及地下水。甚至疑似預壘樁於鑽孔時鑽歪,造成愈往下樁位偏差愈大?

4.安全監控不足:其實於災變前兩天周邊公寓就已發生牆壁龜裂,下瓷磚雨及鄰房樓地板傾斜等徵兆。基地右邊公寓發生較大傾斜卻沒有處置得宜?監測作業、應變能力是否合格?危機處理是否到位?應該在施工前與施工中皆須隨時作安全監測,觀測地下水位變化,對鄰房是否傾斜作監控及應變措施;對工地開挖安全作24小時監控。

有專家建議,本案基地開挖擋土若改為SMW (Soil Mixing Wall)的工法,中文可翻譯為「型鋼水泥土攪拌(樁)牆」或「泥漿牆工法」。其施工機械及台灣使用經驗為:

1.運用「多管鑽掘機」例如「三管鑽掘機」,使排樁之間會有重疊部位,則對於擋土面的水密性會較「預壘排樁」高,擋土強度也更好,則發生事故的機率將會大幅降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