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安觀點:「台灣自有台灣福」?郭台銘與川普的政治「奇遇記」!

2025-01-30 06:40

? 人氣

郭台銘的「兩度參選」未能最終登上政治舞台,而川普經歷「第一次當選」「第二次落選」後,又以「二度當選」回歸,兩人都經歷了「政治奇遇記」。(資料照,柯承惠攝)

郭台銘的「兩度參選」未能最終登上政治舞台,而川普經歷「第一次當選」「第二次落選」後,又以「二度當選」回歸,兩人都經歷了「政治奇遇記」。(資料照,柯承惠攝)

企業的核心在於「創造價值」,政治則是「分配價值」的舞台。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台灣的產業發展靠企業家的奮鬥與創新打下堅實基礎,無論政局如何波動,經濟始終展現出韌性與自發力,這是「台灣之福」。

無論是郭台銘的「兩次參選」,還是川普的「兩次當選」,揭示了民主社會中,政治在「分配價值」領域中出現的問題。這些挑戰迫切需要,從另一個視角來進行深入探討,以非建制思維尋找解決之道。

————

在當前藍綠對峙和政治僵局的情勢下,許多人擔憂台灣經濟可能受到影響。前幾天,和一位非常成功的企業界前輩聊到這個話題,他樂觀地表示:

「台灣自有台灣福」!「但希望台灣能好上加好」!

這位企業家,從40年前大學畢業後便開始創新與創業,即便經歷數次失敗,依然不曾放棄。他在台灣高科技產業剛興起的年代,參與了半導體技術轉移的關鍵環節,為晶圓代工產業奠定了穩固基礎。

今年已經73歲的他,依然活躍在第一線,掌握科技發展的最新脈動。他投資AI自動化和醫療生技等多家公司,並放手讓年輕專業經理人管理運營,自己則擔任參謀角色。同時,他頻繁前往上海、東京及歐美地區,參與國際科技展,確保台灣的創新能與全球趨勢接軌。

一、台灣經濟發展的「福氣」

像這位企業家一樣,老一代的企業家是台灣經濟韌性與競爭力的象徵。他們奮鬥數十年,打下了台灣經濟的穩固基石。即使功成名就,這些企業家有的依然選擇留在第一線,以工作為樂,對創新與挑戰保持熱情。

今年75歲的林百里,白手起家創辦的廣達電腦,從筆記型電腦代工到AI伺服器、雲端運算硬體等新興領域,始終保持全球領先。2024年,廣達的營收達到1.27兆新台幣,創造了一萬多個就業機會。原已計劃退休的林百里,但因AI浪潮的來臨,相應的技術創新和應用飛速發展,讓他直言「AI太好玩了」。燃起挑戰新科技潮熱情,決定繼續掌舵,帶領廣達在全球AI硬體領域保持領先。

「台灣自有台灣福」!台灣之所以有「福氣」,經濟會持續發展,就是因為這些老一代企業家,對創新和進步的執著。他們不僅奠定了台灣的經濟基礎,還通過不懈、不停的努力,讓台灣的科技與產業持續向前邁進,保持領先競爭優勢。實現「好上加好」。

二、張忠謀與郭台銘:奠定企業永續競爭力

張忠謀與郭台銘分別於2018年和2019年正式退休,但他們奠定的經營基礎與發展策略,使台積電與鴻海集團在全球產業中的地位依然穩固,並持續成長,成為台灣經濟的強大支柱。

張忠謀在2009年金融海嘯後復出,帶領台積電轉危為安,並於2018年正式退休。在他的領導下,台積電營收從2009年的2957億新台幣,增長至2018年1.34兆新台幣。

喜歡這篇文章嗎?

韋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