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與鳳梨:2021年讓台灣驚醒的兩場大戲

2021-04-23 13:10

? 人氣

美國前國務卿龐畢歐(Mike Pompeo)在推特分享身穿家居服,手拿一包鳳梨乾,一邊下西洋棋的照片。主圖格式版。(取自Mike Pompeo推特)

美國前國務卿龐畢歐(Mike Pompeo)在推特分享身穿家居服,手拿一包鳳梨乾,一邊下西洋棋的照片。主圖格式版。(取自Mike Pompeo推特)

2020年台灣經濟增速達到3.11%,30年來首次超過中國大陸,2021年預測將至4.64%,創下7年以來新高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半導體產業被視為台灣這輪經濟成長之主因。在各國出現「晶片荒」的當下,以台積電為代表的台灣晶片公司已經成為全球產業的戰略焦點。根據年初的數據,台積電市值達5509億美元,躋身全球前十大公司,與中國騰訊及美國蘋果等巨型企業並列。

然而,今年3月起,台灣產業隱憂開始浮現。中國大陸以台灣水果「鳳梨」發現蟲害為由,暫緩進口,此舉嚴重打擊台灣果農。分析指出,台灣許多農產品出口幾乎仰賴中國大陸的市場,鳳梨之危隨時可能擴散。

從鳳梨到晶片,台灣在全球疫情之中經歷了兩場大戲—晶片產業因技術優勢,在疫情下逆勢成長,中國大陸競相聘任台灣工程師。在美國宣佈華為禁令前,台積電每年都從華為拿到上百億台幣訂單;但如同鳳梨,台灣許多農產品以及低單價產品在市場上沒有獨佔性,再加上旅遊業等,都仍深深受大陸市場牽制。

台灣政治評論者顏擇雅曾以「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描述台灣當前處境。她分析,如同美國在1980年代歷經過的困境,台灣曾經透過出口或製造低技術或單價產品,獲得大量報酬,但當這些產品(譬如鳳梨),被其他市場學習製造後,就會面臨困境。

除了市場因素之外,低技術的產品或農產品,在兩岸政治並不平順之下,危機更高。顏擇雅認為,台灣需要吸取美國當年經驗,歷經一段低潮之後,繼續在企業以及技術上創新,製造出更多無法被取代的產品及技術,才能突破。

台灣晶片的火爆時代

半導體晶片被稱為21世紀的石油,在美中等相關地緣政治下,晶片業成為兵家必爭的戰略物資。2021年初,一向與台灣政治保持距離的德國官方,去函台灣經濟部,尋求台灣提供晶片支援該國陷入困境的汽車產業,引起國際關注。

台灣公司台積電(TSMC)作為全球晶圓代工的領頭羊,目前市值已擠身全球十大公司。根據全球市場調查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統計,2020年全球晶圓代工產業裏,台灣公司有63%的市佔率,其中台積電佔全台晶圓代工的54%。韓國公司佔13%,中國大陸公司僅佔6%。集邦科技同時預估,2021年第一季台積電預估會拿下全球晶圓代工約58%之營收。

The logo of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TSMC) is pictured at its headquarters, in Hsinchu, Taiwan, January 19, 2021.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於本周(4月21日)在一場座談會上指出,新冠大流行加速了全球數位轉型,譬如電動車產業的興起,晶片的重要性不言可喻。此外,他又說,半導體晶片不僅是與手機與電腦等日常生活用品相關,當下半導體與飛彈導航或其他軍事武器也合作緊密,「半導體可說到處都需要……新冠疫情更加速其重要性。」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