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偉恩觀點:疫情趨緩,民粹主義也不會凋零

2021-03-03 06:30

? 人氣

參、疫情中的民粹主義

自COVID-19被WHO判定為全球大流行的疫情後,一個最耐人尋味的謎題(puzzle)是,究竟什麼樣(具備哪些條件)的國家在因應疫情時顯得能力不足?觀之美國(Trump)、俄羅斯(Putin)、英國(Johnson)、波蘭(Kaczyński)、義大利(Salvini)、巴西(Bolsonaro)等境內疫情擴散較為嚴重或是政府防疫表現較差的國家,顯然有一個共同點值得吾人注意,即領導人具有民粹主義色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然而,民粹主義者並非全然都是反科學、反專業,或輕忽疫情的政客;相反地,有不少民粹主義的國家領導人是很認真在防疫和治理疫情的。舉例來說,匈牙利的總理Orban、捷克的總理Babis、菲律賓的總統Duterte都非常認真在抗疫,且對自己國家境內施行過封城措施。

鑑此,在那些可以被歸類為境內有民粹主義現象的國家中可再進一步細緻化去分類,例如有些民粹式領導人具有威權傾向、有些則透過民粹主義來鞏固自身政權、有些因COVID-19治理無方而必須下台、有些則是抗疫有功而聲勢大漲。

統整性地來看,2020年疫情爆發後的確證明了一些民粹主義式的領導者欠缺治國能力,但這並不足以讓民粹主義就此退散。事實上,有一些民粹主義領導者反而藉由成功抗疫將COVID-19這項公衛危機轉變成自己長期執政或權力鞏固之契機。另一方面,對於無力有效防範疫情擴散的「非民粹主義」領袖來說,只要疫情危機尚未解除,她/他們就必須不斷面臨本國在野的民粹勢力質疑和挑戰。

一言以蔽之,民粹主義者如果上台執政,並不一定都是草率治國,藐視專業;相反地,積極努力做好防疫工作者其實不在少數。至於如果在野黨是屬於民粹主義者時,通常會尋找時機大肆批評其本國的現任政府,藉由削弱現行執政者的正當性來為自己創造政治利益(民意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假訊息也就是在這樣的時空環境下特別容易被製造與使用。

肆、疫情後的民粹主義

倘若疫情能在明年獲得控制,重新回歸正常政經秩序的各國與國際關係是否還會受到民粹主義的牽絆呢?

基於民粹主義乃是危機之下的產物,只要疫情能夠結束,同時又不再有新的區域性或跨國性危機發生,理論上民粹主義將失其附麗而漸趨勢微。本文不傾向支持此一樂觀的見解,而是相信民粹主義在可預見的未來並不會消失。

原因並非是悲觀地預測疫情之外仍有許多其它危機隨時可能會爆發,而是從疫情後的經濟復甦狀況來看,實不易得出樂觀的評估。

首先,因疫情而失業的勞動階級在疫後經濟複甦的前期得先將所得用以償還疫情期間的債務,這會導致他/她們疫後消費能力與欲望的縮減。其次,疫情嚴重的國家是生產力大幅下降的,但國內許多地方的醫療支出卻是增加的,疫後無法立即開源卻又難以節流的情況下,地區政府向中央競食預算分配的劇碼一定會上演。第三,疫情期間宣告破產的企業難以在疫後立刻重新恢復營運,就算有政府的補足,從融資、設廠、聘用到供銷鏈建立,都需要至少以「年」為單位的時間。最後,勞動市場上人力資本的流失,無論是不幸病逝的或是被解僱的,都很難在短期填補回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