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中國養套殺,鳳梨之後下一個被宰的會是啥?

2021-03-03 07:20

? 人氣

中國封殺台灣鳳梨,立法院長游錫堃(左三)、行政院長蘇貞昌(左四)都表態挺果農。圖為3月2日「米鳳有約-是誰住在屏東的大鳳梨裡」記者會。(盧逸峰攝)

中國封殺台灣鳳梨,立法院長游錫堃(左三)、行政院長蘇貞昌(左四)都表態挺果農。圖為3月2日「米鳳有約-是誰住在屏東的大鳳梨裡」記者會。(盧逸峰攝)

中國暫停進口台灣鳳梨,台灣民間紛紛認購鳳梨撐果農,不過這樣的同胞愛有助於解決兩岸農產品貿易的結構性問題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即使行政院長蘇貞昌把對岸的鳳梨禁令單純化為檢疫問題,但這紙禁令不可避免地引發政治聯想。若從更大視角來看,國際政治與全球經濟本來就分不開,更何況兩岸經貿本來就摻雜著複雜政治角力。

國際經貿的政治角力最戲劇性的就是中美經濟戰爭。美國過去一、兩年致力於建構「非紅供應鏈」的努力,就是想用政治力量扭轉全球既有的分工體系,以維繫自身在科技與經濟上的霸權地位。美國擔心中國偷走美國科技,最後彎道超車取而代之,所以在包括5G等高科技競爭中強力壓制中國。

拜登上台後亦未改變川普時代防範中國超車的戰略大方向。2月底拜登發布行政命令要求在百日內對半導體產業等戰略物資完成供應鏈檢討,要與「具有共同價值觀的盟友與夥伴密切合作」,「不該被迫依賴外國,特別是沒有共同利益或價值觀的國家!」很明顯的,上述「國家」指的是中國。

兩岸農業競合有如中美科技戰

另一方面,美國要維持在資本主義世界的老大哥地位,必須開放市場給其他國家,讓大家養成對美國市場的依賴;而中國過去4年來對川普政府經濟制裁壓力反擊無力,主因就是中國出口過度依賴美國市場,若失去這個市場將受重傷,在「內循環」還未建立前,中國只得被美國予取予求。

美國防犯中國盗取高端科技,而在兩岸農業競合中,台灣也吃過對岸類似的虧。早在上個世紀,台灣茶農就把茶種與烘焙技術帶到中國,助中國茶產業興起。此外,台灣的石斑魚產業一度因列入ECFA早收清單享受零關稅,大舉進軍中國市場而欣欣向榮;不料台灣人登陸投資石斑養殖也把技術移轉給對岸,最後中國石斑養殖產業在官方扶植下迅速興起,ECFA簽署後短短5年間,大陸市場上的本地石斑已大幅取代台灣出口品。  

產業政策與貿易政策本身就是種政治力對經濟的介入,不過市場也有自己的規律並不會完全聽命於政治。

例如馬英九政府開啟了兩岸大交流時代,2011年在當時中國國台辦副主任鄭立中主導下,中國進口商與台南學甲養殖戶展開長達5年的虱目魚契作。不過中國消費者不愛吃虱目魚,即使鄭立中做球、中國進口商捧場,但對岸民眾還是不埋單,契作無以為繼,甚至收購的魚產多數沒出口到對岸,而是進入台灣本地市場。而鄭立中也無法「以商逼政」達成原本想要的政治目的──藉虱目魚契作改變綠油油的台南選民投票行為

20190320-農委會主委陳吉仲20日20日於屏東產地召開記者會向各界說明外銷成果,並啟動鳳梨外銷平台。(取自農委會網站)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2019年3月於屏東召開記者會宣布動鳳梨外銷平台。(取自農委會網站)

鳳梨恐重蹈石斑覆轍

至於台灣鳳梨,它的出口市場幾乎全依賴中國,這主要也是歸功於馬政府時期的大幅成長。2013年中國大陸鳳梨進口近4萬公噸,9成來自菲律賓,臺灣只占不到1成。但中菲南沙主權發生爭執後,中國禁止菲律賓鳳梨進口,台灣鳳梨出口量也跟著在2014年後大幅成長,到了2018年創歷史新高近3萬2千公噸,其中9成以上都銷往中國市場。據農委會統計,近年來金鑽鳳梨外銷量為台灣各項出口果品之首。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