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身分證試辦計畫因資安疑慮不斷,臨時喊卡,數位政委唐鳳接受《風傳媒》專訪時表示,「健保卡比現行紙本身分證(六代卡)在法律、技術面都較強;數位身分證在法律、技術面若能夠補強到健保卡的程度,並且最好有個資專責機構,大家會比較安心。」
數位身分證的換發牽涉到個資、隱私權的保護,政策形成的過程中,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唐鳳指出,早在2015年11月26日,內政部就在公共政策參與平台(Join)的「眾開講」舉行工作坊,邀請各界參與討論,這是史上最早由政府設定議題舉行的眾開講工作坊。當時她尚未入閣,以專案顧問身份參與。
2016年之後,她指出,政府以審議式討論的方式辦理「晶片國民身分證開放決策案」,從2017年5月23日起至11月22日間,進行為期半年的溝通。所以在Join平台裡面與外面,民眾參與溝通的程序都走過。
健保卡好在哪?法律、技術面均有優勢
唐鳳表示,大家對資安、隱私權的要求是有所比較的。疫情期間,幾乎每個人都使用過健保卡,而健保卡在法律、技術面比現行紙本身分證來得強,也因此對數位身分證的要求變高,大家會認為,未來換發的數位身分證總不能比健保卡還差吧!

2017年時,財政部報稅軟體被納稅人批評「難用到爆」,唐鳳說明,當年報稅軟體並沒有更動,而是這位納稅人所使用的蘋果電腦的體驗一年比一年進步,相較之下,他覺得財政部的報稅軟體越來越差,事實上,財政部報稅軟體沒有更動。
健保卡在法律與技術面的規範相當嚴格。唐鳳指出,在法律上,健保卡規範只有醫事、藥事人員可以寫入,只有健保署認定白名單裡的公務員可以讀取,其他人都不能讀,所以,寫入只有健康使用,讀取只能公務使用,且必須由健保署批淮,因此健保卡在法律面相當有保障。
在技術方面,唐鳳指出,不論藥局、超商、郵局、醫事機構等,幾點幾分讀卡,健保署都有記錄,且醫事人員要寫進卡片,自己要拿出卡片,如果發生爭議,當事人要給出交代。
紙本身分證難防詐 追查常不了了之
唐鳳表示,目前紙本身分證(六代卡)的特色是,旅館人員影印時,可以不讓任何人知道,如果你因此接到詐騙電話,你懷疑可能是某旅館人員搞鬼,結果也是不了了之。這就是六代卡的現狀。
疫情之前,唐鳳說,不知道有沒有50萬人下載健保快易通APP,現在有超過500萬人下載健保快易通,查看自己的健康存摺,大家對健保卡的認識變得很高,所以對數位身分證的要求也變高。「未來若在法律與技術密度補強到類似健保卡的程度,大家安心的程度才可以追上健保卡的程度,而且我沒有特別講數位身分證,紙本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