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都戴口罩、穿防護衣,為什麼醫護仍染疫?專家揭驚人真相:待在這地方最危險

2021-01-20 16:05
隔離病房內外隨處都是病毒,醫護人員隨時都處在被感染的危險之中。(圖/fshoq)
隔離病房內外隨處都是病毒,醫護人員隨時都處在被感染的危險之中。(圖/fshoq)

隔離病房「內」的污染

在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其實每天都會和COVID19群魔混在一起,環境非常險峻,科學家發現一般隔離病房和重症隔離病房,到處都有可能是污染源,有些還汚染跑到了隔離病房之外呢!

隔離病房的環境污染

1.空氣

重症隔離病COVID19陽性率:35%

一般隔離病COVID19陽性率:12.5%

2.空調

重症隔離病COVID19陽性率:66.7%

一般隔離病COVID19陽性率:8.3%

3.空間

排風囗處COVID19陽性率:35.7%

病室內COVID19陽性率:44.4%

醫生值班室內COVID19陽性率:12.5%

隔離病房的物品污染

圖/方格子 Vocus
圖/方格子 Vocus

1.電腦設備

在"重症隔離病房" 最易污染,最髒的就是:電腦滑鼠、鍵盤...電腦設備了

圖/方格子 Vocus
圖/方格子 Vocus

COVID19陽性率:75%

在「一般隔離病房」最易污染,最髒的也是:電腦滑鼠、鍵盤

2.垃圾桶COVID19陽性率:60%

3.病床把手COVID19陽性率:42.9%

4.隔離病房的門把COVID19陽性率:8.3%

5.囗罩衣物

醫護人員的穿著,也都會被污染!這些包括了囗罩、鞋底 ( 50% ) 、袖子 ( 16.7%),手套⋯⋯

All swabs from the outer mask surfaces of the masks were positive for SARS–CoV-2, whereas most swabs from the inner mask surfaces were negative

哪裡區域,最容易發生污染?

在隔離病房,我們都會簡單分成「汚染區」,「半汚染區」和「清潔區」

汚染區:通常就是病室區,病人治療的地方

半污區:脫下防護裝備的地方

清潔區:離開以上的地方

研究發現,最容易發生醫護人員受汚染的地方就是在「半汚區」,也就是說醫護人員脫下防護裝備,是比穿上防護裝備更危險⋯⋯意大IT研究人員發現在半污區的COVID19陽性率50%,都比「污染區」還更高呢。

圖/方格子 Vocus
圖/方格子 Vocus

在半汚區,也就是在醫護人員脫下防疫裝備,在此處的乾式洗手液,是100%受到汚染的,而這裡的區域,一半的門把都沾滿了COVID19病毒。

圖/方格子 Vocus
圖/方格子 Vocus

隔離病房「外」的污染

1. 藥局

國外的研究發現,當對全院的地板做COVID19的研究,發現藥局的地板,竟然是100%完全被病毒汚染啊!

奇怪?藥局沒有病人,地板上怎麼會都是COVID19病毒?

後來才想到,鞋底!沒錯啊,早就有文獻資料告知COVID19病毒,可以在鞋底活上好幾天

果然查到一半(50%)曾到隔離病房的醫療人員的鞋底下,都有COVID19病毒,原來病毒是隨這些醫療人員,踩出了隔離病房的。

2.一般病房

國外的文章發現在隔離病房的醫療工作人員,平均得到COVID19的感染機率是8.3%,而在一般病房工作的醫療人員,得到COVID19的感染機率是3.4%而已。進一步分析,不同職別,發現有差別的:

醫師

在隔離病房感染機率是4.4%

在一般病房感染機率是21.4% (相關報導: N95口罩發明者竟是台灣人!揭祕它讓全球醫護搶著用的關鍵技術 更多文章

護理師

更多文章
重磅專訪1》天才唐鳳也有跨不過的難關?「不知能否活到明天」的童年全揭露
粉絲生氣了》罷免王浩宇主將,是7年級生唐平榮
副業女王詹子晴,4年內坐擁7家公司!32歲當闆娘氣勢十足,超強創業5心法曝光
台北國際書展又喊停 李永得:同時2萬人在場防疫無法把握
你能想像中國的未來嗎?(下)《外交事務》預測:超級強國將遇到的最大敵人竟是……
川普在任最後一天的特赦大清倉!前白宮軍師巴農獲舊主開恩,其他142人也拿到特赦或減刑
你能想像中國的未來嗎?(上)《外交事務》解析:強國渴望打造的理想世界
最新民調》萊豬、核四公投都可能過關
小北百貨人氣為何慘輸唐吉訶德?他曝台日雜貨店最大差異
老外眼中的台灣人5大惡習!喜歡用「蛤」回答別人、愛幫別人夾菜…外國網紅怒喊:超沒禮貌
離職前問自己一句「為什麼要去那裡?」富士康前副總裁的真心建言,幫你一秒判斷該留還是走
掌握拜登時代的美中台關係
台自費篩檢貴在「比較準」?楊志良酸:那賣去國外搞不好比台積電還賺
罷王之後》大事不妙!鄭文燦、林智堅密會林飛帆
川普與拜登的對中政策比一比:包道格、葛來儀、章家敦、梅惠琳對美中關係的五大預測
拜登時代》拜登登場,他挺台不反中
真實版《天竺鼠車車》!一場有趣的動物實驗發現:老鼠不只會開車,還能通過駕訓班考試!
福島5縣食品開放壓力落在立院?游錫堃:尊重行政部門決定
新冠肺炎》染疫護理師家人、摩斯店員新足跡曝光 詳細名單搶先看
獨家》罷免後的復仇?遭王浩宇控「落井下石」 昔日綠黨同志回應了
不只0050,一月這28檔ETF也除息了!配息率最高6%以上,年終大紅包提早領
新冠肺炎》本土病例又1例 護理師同住祖母2採確診
呂紹煒專欄:科技戰「附帶損失」─汽車業
觀點投書:美國將被取代?世界變遷的另一個觀點
準國務卿聽證會》「美國對中國強硬是對的」 布林肯:支持對台灣承諾、盼有更多互動
進駐華府維安的國民兵,真有極端分子藏身其中!?美聯社:12名官兵疑涉極右派組織,已被調離首都
學測後天照常舉行 大考中心:3大類考生得在隔離試場應試
台灣沒拿到拜登就職邀請?她列出蔡政府的4大錯:說真的,你意外嗎?
「陳時中不是重點」 柯文哲:不要太多政治干擾,我都支持中央防疫政策
為何老是接到行銷電話?立委揭產險公司「綑綁式同意」放送個資
彈劾審判、政商兩棲、打造川普新媒體?學者熱議卸任後的川普,將面對什麼樣的未來
都 2021 年了!台灣機車購車補助政策要不要改得像樣點!
首購買房眉角多!政府優惠房貸懶人包,掌握簡單幾招第一次買房就上手
美國候任財政部長葉倫:中國是最重要的戰略競爭對手,而且犯下了侵犯人權的惡行
CM34 30機砲車震撼亮相!新車接裝不靠板運 裝甲584旅自己「開回去」
楊志良搭捷運拉下口罩!照片曝光被轟爆 本人出面回應了
最後節氣「大寒」來了!民俗專家傳授6招開運養生法、食補地雷
曾與林智堅意見不合?林佳龍還原台灣燈會停辦折衝關鍵
彩色口罩會致癌?毒物專家解答:別太擔心!這2種情況下才會釋放致癌物
唐吉訶德的前身竟是專賣瑕疵品的小偷市場?揭日本最紅零售店背後不為人知的身世祕密
BBC細數川普執政的對台遺產:拜登將繼承哪些籌碼,又要面對何種挑戰?
院內群聚感染事件爆發8天已有9人確診,病毒傳播力更強了?指揮中心出面解惑
華爾街日報》中國AI將在10年內超越美國?專家:這種說法暴露出對科技缺乏認知
選不選黨主席沒說死 連勝文談韓流:國民黨再起不能再倚靠一個人
2021麻辣鍋推薦》天冷就是要吃鍋!盤點全台10大頂級麻辣火鍋店,過年老友聚餐快約起來
邵之雋:偵辦「翁茂鍾行賄案」 精準處理才會有好結果
桃醫感染擴大》台北燈節延後、年貨大街取消 柯文哲:這2天皮繃緊點
每月投入3千元,20年後滾出140萬存款!過來人揭小資族3個翻身機會,賺錢祕訣就在其中
迎戰罷捷綠營陷兩難!她揭「民進黨戰略」 2大關鍵曝光
日本疫情下的女性困境:比男性更容易丟掉工作,失業率、自殺率、家暴諮詢件數均不斷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