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面對COVID-19,醫護的獨白

2020-08-30 06:00

? 人氣

面對疫情來襲,醫護人員處於第一線的高風險環境,個人生活也進而受到影響。示意圖。(資料照,美聯社)

面對疫情來襲,醫護人員處於第一線的高風險環境,個人生活也進而受到影響。示意圖。(資料照,美聯社)

無論是醫生抑或護士,拯救生命的工作既偉大又無私,是備受社會肯定的職位。17年前,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SARS)侵襲亞洲,兩岸三地的狀況堪嚴重;當中台灣更有11名醫護不幸遭病毒奪取生命。受到無形病毒的入侵,大眾個人衛生意識因而提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2019年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如同SARS一樣,來到我們的生活,奪取他人生命,確診個案隨著全球恐慌直升不斷。

時隔多年的敵人再次來臨,台灣醫護又會如何面對呢?

院方臨時更政策 醫護感到不適應

為針對COVID-19疫情管制,不少醫院施行及更改政策。甚至出現非感染科單位無條件被徵收為臨時防疫病房。「因為隔壁單位是感染科,所有COVID-19疑似個案的病人都會送過來。」於某大型醫院擔任護理師的Pendy(化名)說。

由於處裡癌症病人較為耗時耗力,包括抽血檢驗、癌症療程,還有心理輔導;在非腫瘤科病人增加的狀況下,Pendy表示需額外花時間照顧疑似個案病人。

「我們並非感染科,甚至不清楚他們的工作模式。」Pendy坦言。在2020年初,礙於疫情嚴重,感染科需要人力支援;在臨時改動政策之下,腫瘤科醫護需要另外到感染科單位訓練幾天。「當中的訓練是不足的。」她表示,如果院方能給予充足訓練,政策更改的適應時間,也許會更好。

2020年夏天,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籌建方艙醫院(AP)
作者提到,受到疫情影響,醫院的感染科面臨人力不足的情形,需要其他科的護理師前往支援,但往往訓練不足。示意圖。(資料照,AP)

同為護理師的Sherly(化名),在外科手術室工作。因為院方限制人流,凡進入醫院者必須戴上口罩;不過Sherly曾經為此感到困擾,「有一次我忘記戴口罩,保安不讓我進去。」她說,儘管出示醫護工作執照,對方仍然堅決拒絕。「保安要求我請同事帶進去,但穿著手術服根本無法離開工作區域。」Sherly無奈地說,如果在門口放置一盒口罩,專門給忘記配戴口罩的醫護,能給予更多便利性。

嚴謹跟從政府規定 醫護無奈安撫民眾

在院方實行措施的同時,政府不斷地更新防疫政策。在另外一間醫院,於負壓隔離病房工作的蔡護理師億述,先前中國大陸返台的民眾,因為迫不及待希望得知檢疫報告結果,於是一直電話騷擾1922以及護理站。「甚至有人威使特權,要脅我們。」「病人不斷質問為何要被隔離。」

蔡護理師很無奈地說,最難應付的並非照顧確診病人,而是家屬的態度還有騷擾,「該做的事情我們都有做,你吵政府沒用,吵我們也沒用。」她更說,無法透過電話告知更多病人的詳細資料,「擔心有記者朋友冒充家屬。」

除了安撫家屬的情緒,也有民眾受到嚴謹規範而陷入困境。曾經有一位緊急需要開刀的病人正值居家檢疫,受到疾病折磨的他,外科、麻醉科醫師卻束手無策。「真的好可憐,但又不知如何是好,感到無能為力。」蔡護理師敘說著,無能為力之下,護理師只能透過電話去慰問病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