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戰行軍「眉角多」!射擊訓練、反登陸 最終章「捷豹鎮」能量一次爆發

陸軍特戰指揮部特戰第1營22日結束為期15天的「戰術任務行軍訓練」,最後階段更是前進假想城鎮「捷豹鎮」進行綜合驗收,其中的特戰「眉角」引發關注。(蘇仲泓攝)

陸軍特戰指揮部特戰第1營22日結束為期15天、總距離達350公里的「戰術任務行軍訓練」,航特部指揮官何啟鎮中將親自到場迎接,並為完訓官兵貼上「TACTICAL MARCH」臂章,肯定其表現。近年隨著整體防衛作戰戰術、戰略出現調整,岸際成為決戰重點區,陸軍特戰部隊從過去山區伏擊,漸朝向濱海、城鎮區靠攏;在行軍最後階段,更是前進假想城鎮「捷豹鎮」進行綜合驗收,其中的特戰「眉角」值得探究。

行軍過程中,特1營赴「高山頂靶場」進行「戰鬥射擊」,藉由射擊建制武器同時導入戰術動作,提升特戰部隊射擊能量。有別於一般部隊採臥射姿態,特戰官兵常面對如「限制空間戰鬥(CQB)」時,於室內面對轉角、高低差等未知空間,配合整體隊形使用所謂「三姿態警戒」方式推進、搜索,使隊伍在狹小環境下,仍能保持快速接戰、射擊能力,同時又能減少體力流失。除步槍及班、排用機槍外,另有國軍部隊鮮少配備的霰彈槍,都在名單中。

限制空間戰鬥、協力執行反登陸 特戰本職學能、任務雙重轟炸

射擊類別更有「應用射擊」的要項,此一部分則是在桃園舊海航營區實施。應用射擊著重運動後尋找掩蔽物掩護自身的射擊能力,另有手步槍(主副武器)交換、換彈匣等技術須加以熟練,才能達到團隊火力不間斷的效果。

20200624-射擊是軍人的基礎職能,對特戰部隊而言更是如此。特1營在這次戰術任務行軍訓練中,執行包括應用射擊、戰鬥射擊等進階射擊科目,內容包括狹小空間使用的「三姿態警戒」和運動射擊、快速換彈匣、主副武器轉換等均有涉獵,亦運用在各種想定中。(蘇仲泓攝)
特一營在戰術任務行軍訓練中,執行包括應用射擊、戰鬥射擊等進階射擊科目。(蘇仲泓攝)

在此次行軍中,特1營也與陸軍裝甲584旅執行反登陸作戰演練。想定狀況為海湖海灘遭敵方實施登陸,特1營獲令後即調派偵察分遣隊趕赴現場支援,協力守備;特戰官兵搭乘特戰突擊車,以車載機槍警戒,伴隨584旅聯兵營的雲豹8輪甲車,在灘岸建立防線,不讓敵進一步朝我城鎮區移動,此部分與特戰部隊現行戰略架構息息相關;為配合各特戰營責任地境劃分,15天內會針對桃園地區地形地貌要點加以研析,以熟稔戰時執行任務之範圍。

此外,特1營前往「北測中心」實施「戰術繩索」、「小部隊戰鬥(SUT)」及前面提到的「限制空間戰鬥」等科目演練,提升特戰部隊本職學能。

在全般行軍任務接近尾聲之際,特1營前往位於湖口台地深處的假想城鎮「捷豹鎮」執行反特攻作戰。此一演練屬最後階段的綜合驗收,特戰官兵將前面所學實際運用在想定狀況中。選擇在「捷豹鎮」演練相關科目,亦突顯對城鎮戰越來越重視,此階段更有與陸航直升機及友軍共同遂行任務的機會。

20200624-特1營在戰術任務行軍訓練中,選擇在位於湖口台地深處的假想城鎮「捷豹鎮」執行反特攻作戰演練,算是此次行軍的綜合驗收,除了驗證官兵各項技能所學,能否串在一起外,實際上也都凸顯城鎮戰在當前任務中,越來越重要。(蘇仲泓攝)
特1營在戰術任務行軍訓練中,選擇在位於湖口台地深處的假想城鎮「捷豹鎮」執行反特攻作戰演練。(蘇仲泓攝)

因應敵火威脅情況下作業 快速繩降風險性高

在演練中,特戰官兵要在黑鷹直升機盤旋的情況下,以「快速繩降」的方式迅速到達地面,速度比一般繩索下降要快上許多。因特戰官兵繩降至目標區周邊,有頂著敵火威脅作業的可能,因此速度至關重要。在國內大小演習場合,軍方憲兵特勤隊、警方維安特勤隊、海巡署特勤隊(繩降至船艦上)都曾使用,可說是「特」字輩單位必備的技能之一。

由於快速繩降講求速度,操作上具相當風險,電影「黑鷹計畫」中,就曾出現美軍士兵繩降時,因直升機抖動而意外重摔落地的畫面。因此在正式上陣操作前,都得透過相關設施加以練習,使人員在面對一定高度時,能夠心無旁騖地執行任務。

20200624-特戰官兵搭乘黑鷹直升機至目標區周邊後,以快速繩降方式迅速落至地面實施滲透,這種作法速度較其他下降方式來得更快,但也同時具相當危險性;特戰部隊及軍警特勤隊均具備此能力。(蘇仲泓攝)
特戰官兵搭乘黑鷹直升機至目標區周邊後,以快速繩降方式迅速落至地面實施滲透,這種作法速度較其他下降方式來得更快,但也同時具相當危險性。(蘇仲泓攝)

強化不對稱戰力 REPR20狙擊槍現蹤

國軍近年強調建構「不對稱戰力」,而此概念代表性人物非狙擊手莫屬。在演練中,狙擊小組透過戰術繩索在地面與建物樓頂間「移動」,其中一人身背T-91步槍,可推論為小組中的觀測手(負責觀測目標,並掩護狙擊手防止近距離下突遭攻擊)。

另一人則配有REPR20狙擊槍,此槍有效射程可達800公尺,是陸軍狙擊手除T-93K1及M107A1這2型狙擊槍外,又一種配備。由於該槍較少曝光,料是由特指部狙擊連派出,並配賦在特1營內,負責掩護部隊、精準狙擊敵指揮官等任務。

20200624-特戰狙擊手以戰術繩索來回於地面和建築物樓頂,該狙擊組(含觀測手)以全地形迷彩偽裝服現身,這款迷彩目前國內僅特戰(勤)單位、狙擊手使用,較為少見。背上的狙擊槍型號應為REPR20狙擊槍。(蘇仲泓攝)
特戰狙擊手以戰術繩索來回於地面和建築物樓頂,該狙擊組(含觀測手)以全地形迷彩偽裝服現身,狙擊槍型號為REPR20狙擊槍。(蘇仲泓攝)

特殊單位限定!全地形、城市2款迷彩非國軍常態選擇

不僅槍枝特別,狙擊手身上的偽裝服亦與國軍迷彩不同。狙擊手深著「全地形(多地形)迷彩」,無論是在城鎮還是野外環境皆能達到隱身作用,目前多由國軍特戰(勤)單位或各常規部隊狙擊手使用。

另一款灰色系的「城市迷彩」同樣堪稱特戰演習限定,這款迷彩問世已久,但連同車輛塗裝在內,並非國軍常態性的迷彩選擇,反成「攻擊軍」專用;近年甚至能看到他們身上貼有繡著簡體字樣的臂章,扮演「紅軍」頗為徹底,這次在特一營「捷豹鎮」反特攻作戰操演中亦有出現。

20200624-灰色系的城市數位迷彩(中),實際上已問世多年,但並未廣泛成為常態性使用的迷彩之一,不過倒是成為「攻擊軍」專用迷彩,這次也在特一營戰術任務行軍訓練中出現。(蘇仲泓攝)
灰色系的城市數位迷彩(中)問世多年,但並未廣泛成為常態性使用的迷彩之一,反成為「攻擊軍」專用迷彩。(蘇仲泓攝)

突擊車特戰限定 機動性高、火力強大還能架梯攻堅

而在車輛載具部分,特戰突擊車僅裝備在國軍特戰部隊;突擊車服役之初,外界雖多有詬病,但隨著時間拉長,仍舊成為一款極具特戰風格的輕型車輛。特戰部隊行軍時,突擊車常搭配偵搜越野機車組成偵察排,行駛在主力部隊前方「探路」,保障行軍人員安全。

當然,軍用車輛絕對不只「開道」功能,解構特戰部隊所使用的構型,車輛副駕和後座,可各架設1挺機槍,過去側邊位置還設置有擺放火箭筒的陳列架,以輕車而言,火力不小。此次特1營在「捷豹鎮」執行反特攻作戰演練的最後階段,特戰官兵搭乘突擊車迅速駛至目標建物外,再以事先準備好的鋁梯「架上」2樓女兒牆,藉此迅速攀登上樓攻入屋內,成功演示攻堅利器的重要性。

20200624-特戰突擊車在服役之初,整體評價不高,但隨著時間拉長,使用單位對其不斷進行小改款後,如今早已成為具有我特戰部隊風格的車輛;配合此次特1營戰術任務行軍訓練,官兵乘坐突擊車迅速使至目標建物,並以長梯直接攻入2樓(蘇仲泓攝)
特戰突擊車在服役初期整體評價不高,但進行小改款後,如今早已成為具有我特戰部隊風格的車輛;配合此次特1營戰術任務行軍訓練,官兵乘坐突擊車迅速使至目標建物,並以長梯直接攻入2樓。(蘇仲泓攝)

特戰部隊行軍從山隘走向濱海城鎮,國軍整體防衛戰略概念已有相當的變化,特戰官兵成為任務遂行成功與否的關鍵。國軍長期與美軍交流協訓,雖秘而不宣,但實際上像是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綠扁帽)等精銳單位,早已多次進入台灣,分享實戰經驗和頂尖隊伍使用的戰術和能力。

上述的「限制空間戰鬥」、「小部隊戰鬥」、「戰傷救護(TCCC)」等特戰職展現台美交流下的成果,這些不僅都已至我特戰內部深化,並進一步拓展至一般單位,連職務名條都能看到更多的英文。這些觀念與技術,正逐步成為我打造新一代陸軍特戰部隊的「養分」;而戰術任務行軍訓練,正是一個驗證所學的過程。

新新聞1738期
新新聞1738期

☞從手指到眼球,掌握新聞脈動,現在就訂閱/購買紙本《新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

蘇仲泓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