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基隆港倉庫 文化人促龍應台記取四四南村

2014-02-13 12:21

? 人氣

C23行動聯盟張之豪與多位文史界人士,13日上午召開記者會呼籲文化部,應將基隆港碼頭倉庫規劃國家級文化園區。(王立柔攝)

C23行動聯盟張之豪與多位文史界人士,13日上午召開記者會呼籲文化部,應將基隆港碼頭倉庫規劃國家級文化園區。(王立柔攝)

為搶救基隆港邊的西2、西3碼頭倉庫,「C23行動聯盟」張之豪13日指出,文化部應將2個倉庫的文化歷史一併審查,並規劃國家級文化園區,促進文化產業發展,且儘管文化部長龍應台日前口頭保證C2倉庫是市定古蹟,他仍擔心表示,希望別重演四四南村保存不當的教訓,因為龍應台當時也是到現場跟居民說「沒問題!」,到最後卻一事無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基隆港西2、西3碼頭倉庫分別因火車站都更案、港務大樓興建案,近日面臨存亡危機,在地方文史工作者成立的「C23行動聯盟」奮力抗爭、陳情之下,文化部長龍應台12日上午前往現場會勘,並當場肯定港西2碼頭倉庫的歷史價值,口頭保證「100%是市定古蹟!」至於西3倉庫是否「非保不可」,龍並無定見,僅說文化部將撥250萬元預算給基隆市政府文化局重啟調查。

由於西2、3碼頭倉庫的命運仍是懸案,C23行動聯盟並不鬆懈,13日上午召開記者會加緊呼籲文化部,若真有重啟調查、研究建築價值的美意,就該了解西2、3倉庫本身是同一時期的建築群,讓2個倉庫的文化歷史審查研究一併進行,並規劃國家級文化園區,促進文化產業發展。

而提到基隆港,便不能不提「太平輪」,一艘1949年從上海來台的渡船,在舟山群島附近與運煤船相撞沉落,1000多人死亡。生父、母正是太平輪乘客的《太平輪1949》作者張典婉即出席記者會,講解碼頭倉庫的歷史價值。

張典婉說明,基隆在台灣史裡面扮演重要角色,比方說日本僑民1945年就是從基隆港離開,接近1948年的國共內戰時期,在廣東、廈門和基隆等地來往的船班每天則有50班,1955年的「大陳島撤退」,當時居民也是從基隆港進入,基隆港可以說是很重要的古蹟。

張典婉表示,當全世界很多人都用古蹟來作觀光生意時,只有台灣、基隆一直在拆,但她也接觸過一些中國的觀光客,知道他們非常愛看蔣介石淪落來台的第一站,也就是基隆港。

前來聲援的作家馮光遠則拿著龍應台著作《寫給台灣的信》指出,他要「用作家龍應台的手,掌作官龍應台的臉」,因為龍應台在其中一篇〈誰的公園?〉講公民社會、文化,他要提醒她曾經有個作家龍應台,想捍衛台灣很重要的古蹟文化遺產,親筆寫下文化資產屬於所有居民,以及「難道是落入金錢人物的五花大綁中嗎」這樣的句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