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佩蓉觀點:錢櫃林森店大火映照的救災政治學

2020-04-30 06:40

? 人氣

錢櫃林森店26日發生火警,現場拉起封鎖線,警消人員四處奔走。(盧逸峰攝)

錢櫃林森店26日發生火警,現場拉起封鎖線,警消人員四處奔走。(盧逸峰攝)

上週日,台北錢櫃林森店的一場大火,帶走五條正值青壯的寶貴生命,也激起一波波對於公共安全的檢討與究責聲浪。防災與救災向來是城市治理的重要環節,政治人物難免要被拿來檢視一番,首長何時趕到現場?慰問態度是否真切?有無震怒並表態要嚴懲重罰等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水、火雖無情,但它們卻是人類文明發展最重要的憑藉;當然,難以預測的水災與火警,也常是縣市長們必須面臨的魔王關卡。

「珊珊」來此已遲?

柯文哲市長在火災發生數小時後抵達現場,在野黨議員群起攻之,質疑他人在南台灣跑行程,未及時坐鎮救災。副市長黃珊珊則在火場控制後現身,並非是刻意「姍姍來遲」,而是她並非專長於火場的救災指揮,在全員專注於救援的情況下,首長即便身處第一線,也只能佇立一旁守候著。

台北市錢櫃KTV林森店日前發生嚴重火警,造成5人死亡。台北市長柯文哲、副市長黃珊珊今(28)日出面舉行記者會說明。(方炳超攝)
台北市錢櫃KTV林森店日前發生嚴重火警,造成5人死亡。台北市長柯文哲(右)、副市長黃珊珊(左)今(28)日出面舉行記者會說明。(方炳超攝)

救災這門學問,柯文哲並非是第一個遭逢考驗的市長。1997年8月,強颱溫妮橫掃北台灣,豪雨造成天母、內湖、汐止地區嚴重積水及山崩,汐止的林肯大郡房屋倒塌;天母有住戶遭活埋,內湖有民眾溺斃於自家地下室。當時的市長陳水扁,人在國外渡假。待其返國後,除對受難家屬致歉外,也強調現代的政府,不能因為一個人不在就癱瘓。

2001年9月,納莉颱風來襲前,馬英九市長說「北市已做好萬全的防颱準備」,隨即赴屏東為國民黨縣市長候選人競選。當日豪大雨淹沒並癱瘓了捷運沿線,數千棟建物泡在水裡,並造成26人死亡。台北人對此災害多半記憶猶深。

2001年納莉颱風。(圖翻攝自Youtube)
2001年納莉颱風。(圖翻攝自Youtube)

其他諸如八八風災時,行政院秘書長薛香川語出「父親節耶!吃地瓜稀飯過分嗎?」一席話更成遁辭經典。親力親為,往往是拿來檢驗政治人物是否關心民瘼,甚或愛民如子的標準之一,災害發生當下若不在現場,事後挨批看似理所當然。

換個情境,首長若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會贏得較多的掌聲與肯定嗎?其實也有些反證。2015年1月,桃園新屋保齡球館大火,鄭文燦市長到達現場,並在臉書貼文轉播救援的現況,引發批評的聲浪,有網友說:「市長不應一直發文,又不是記者,應該要花時間多做事」。鄭文燦解釋當時他搭計程車趕到,與媒體待在封鎖線之外,並沒有影響到救災狀況,完全支持指揮官的調度。

20191013-桃園市長鄭文燦出席於凱道舉行之史明追思會。(蔡親傑攝)
2015年桃園市長鄭文燦於臉書直播桃園新屋保齡球場火災的救災狀況,卻引發批評聲浪。(資料照,蔡親傑攝)

即便是民調聲望高的鄭市長都挨轟,到底民眾在乎的是甚麼呢?災害發生時,有無「與民同在」或許是第一要件,但要贏得民心,關鍵的是政治人物在現場「做了什麼」。說起火場政治學,有位過去名不見經傳,2019年4月在民進黨黨內初選擊敗李俊俋、2020年高票當選嘉義市立委的王美惠,有其獨到的做法。

王美惠原本是嘉義市議員,得票數更連兩屆破紀錄飆高。基層里長觀察她的服務,發現其中一項是「衝火場」,哪裡有火災,她就騎著摩托車往哪裡去,在現場協助救災及安置受災戶,後來還吹起仿效風,其他議員也跟著跑災害現場露臉,只為讓市民「看見」。只為作秀衝第一線,民眾看在眼裡,多半譙在心裡,但當首長願意改善問題,會讓危機化為轉機,重新獲得市民的肯定。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