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物語:翻轉中的台灣財金軸線─是誰的災難?

2014-06-05 15:25

? 人氣

金管會在F股中全面封殺泛中資來台上市,顯見台灣財金軸線的翻轉。最後,這到底會是誰的災難呢?(余志偉攝)

金管會在F股中全面封殺泛中資來台上市,顯見台灣財金軸線的翻轉。最後,這到底會是誰的災難呢?(余志偉攝)

金管會決定緊縮F股上市規定來看,延續多年的台灣財金政策主軸正翻轉中,殆無疑義。目前唯一不能確定者是其翻轉程度,及其對經濟的影響─還有,最後的結果會成為「誰的災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過去30多年來,台灣的財金政策主軸走的絕對是條開放、鬆綁、自由化之路。對國內進口的產品開放,汽車、工業原料、文化產品、農產品….;對管制特許產業的開放,銀行、保險、券商、電信業、無線電視台、系統台…..;對金融管制的放寬,資金流動、外匯管制一一鬆綁,對中國資金也從拒絕到歡迎投資。

但3月時以「反中」為始,終成燎原之勢的反服貿學運,讓「反中」似乎成為社會主流,從反對兩岸的FTA衍生為反對其它的FTA; 被視為為加入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熱身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已成對下個反對標的─反對者原本是著眼在土地徵收問題,但在反服貿易學運後已升級為全面反對─以避免經濟弱勢者與弱勢產業受害為由,反對開放教育、反對農業開放、反對醫療開放…..。

他們形容自經區是為「服貿協議」開後門─特別是在林義雄結束反核禁食發表的聲明中,要大家阻止自經區條例過關,更讓反自經區成為另一個「神主牌」,正反兩方已難有真正的對話、溝通、妥協。過去以經濟增長、產業發展為主軸的思維,被公平、均衡(甚至是均貧亦可)的思維替代。

雖然政府對原推動的財經政策方向不變,兩岸服貿、自經區、加入TPP等政策依舊,但這股反開放、反自由及反中的風潮,其實已悄然的在官僚體系中漫延、發酵。最近,金管會強力且全面的封殺F股的泛中資,就是一個代表案例。

F股已開放3年,為的是吸引外資來台上市,擴大台灣的資本市場。當時,包括官員與市場都知道其重點之一,其實就是「泛中資」─這從幾任交易所董事長為F股招商,都是跑到中國去就可知。許多以中國為主要市場、廠房設在中國的企業,即使負責人或大股東是中國人,只要其國籍已變更,不會碰上「中資超過3成」的紅線,都能順利來台上市。

但學運之後,社會反中情緒上揚,金管會即轉向調整,開始拿放大鏡抓泛中資,對中資及大股東、主要負責人的國籍採嚴格的實質認定,結果就是卡死近50家有意來F股上市的企業;原本已由櫃買中心(OTC)通過上市的F-中晶,也被證期局退件拉下。金管會的新規定,不但規定原中國籍者要換國籍超過3年,甚至還包括送件前3年內,有任一年在中國居住超過183天者,依然視為中國籍股東,持股以中資計。

官員說得很清楚,社會上對中資有疑慮,如果讓這種企業上市,萬一出事「誰能負責?」、「台灣社會能接受嗎?」而對國內銀行對中國企業貸款的計算方式,也採取更嚴格的淨值比重計算。甚至經濟部投審會內部,也傳出對中國來台投資案,會採「緩審」態度。這些明顯就是台灣財金政策軸線的翻轉。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呂紹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