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天專欄:源鉑資本2020年策略展望

2019-12-19 05:50

? 人氣

目前全球系統性重要大數據平台運營商當中,具有打造新金融體系的實力的最佳典範,就是亞馬遜(Amazon)。對這種等級的互聯網平台而言,區塊鏈不會是目的,但可以是手段。事實上,當各種具商業流量與數據不斷地在亞馬遜平台上被創造出來時,平台的壟斷性就持續加強,這個網絡規模經濟優勢,可看成得徵收鑄幣稅(seigniorage)的潛能,亞馬遜只是沒有透過ICO發幣來彰顯與捕獲這些價值,而是透過業績增長令價值反映在股價當中。另一方面,如果亞馬遜要發行AWS幣,非不能也,不為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資料來源:CBInsights)
(資料來源:CBInsights)

對在2015-17年崛起的幣鏈圈領袖而言,區塊鏈是目的,也是手段。這群邊陲精英已經決心要用互聯網技術與開源社群的集體力量,在網絡空間重新打造一個金融體系。面對亞馬遜等級的巨頭,這些邊陲精英能否在體系博弈的極限競爭下存活?一個值得觀察的現象,就是在2019年野蠻生長的DeFi – Decentralized Finance 生態系。

DIFI
DIFI

簡而言之,DeFi是區塊鏈版本的P2P債券市場,運作毋需仰賴傳統中介機構,而是基於一系列互聯網軟體協定。「政府公債」的角色由支持DeFi的公有區塊鏈上的原生代幣扮演,「央行+財政部」的職能則有維運該公鏈的開發團隊或新創企業擔當,公鏈上的DeFi智能合約,就等於金融機構。運作邏輯約略可以想成在以太坊區塊鏈上,將若干市值的以太幣「質押」給DeFi智能合約,承諾支付一定利息,通常以低於60%質押率取得某種穩定幣,並在一定期限內償還。DeFi亦可看成是2016年造成以太坊硬分叉的「大道眾籌」(The DAO)的進化版。DeFi市場目前十分火熱,據DefiPulse的統計,目前質押在DeFi智能合約中的以太幣總額已經超過6億美元。如果將這些DeFi智能合約視為銀行,那麼質押的以太幣就可視為存款。

若每質押一塊以太幣可借出六毛DeFi穩定幣,則在該穩定幣對以太幣及對法幣匯率穩定的前提下,60%的「存貸比」不算太高。但是由於以太坊公鏈的數據安全,某種程度上與以太幣能否持續有市場行情高度相關,因此質押給DeFi的以太幣,又有類似銀行核心資本的功能。這意味著,如果以太幣市值暴跌,而DeFi債務餘額不減,借方必須增提擔保品以免被貸方斷頭,而如果貸出的穩定幣被用於槓桿交易,或是投向信用風險極高的項目,或是出現人謀不臧的違約事件,在DeFi體系槓桿過高時,非常可能會出現類似銀行擠兌的連鎖反應。從人類金融史觀之,這類系統性風險事件遲早發生的機率幾乎是百分之百。一旦DeFi出現金融危機,誰來充當央行「最後借款人」的角色?屆時金主是進場「護盤」以太幣行情,還是提供借款人以某種強勢數位貨幣(例如某種央行數位貨幣)「再融資」重組債務的機會?不論何種方案,都會暴露分佈式金融體系的弱點,且會減損該體系與傳統金融體系競爭的底氣。要加強底氣,DeFi的用戶就必須有「共赴國難」的覺悟,準備好紓困資本。這將是對人性的大挑戰。

由此觀之,DeFit要完全取代傳統金融體系,還有很多尚待精進之處,但絕對會是2020年的精彩看點。DeFi創新可以讓傳統金融機構汲取靈感,也是幣鏈圈精英向傳統金融精英叫板的前鋒。一個很好的範例是位於紐約的BlockFi。除了提供借貸服務之外,BlockFi甚至率先提供零手續費的虛擬貨幣交易所。由於透過BlockFi融資的解款人很多是虛擬貨幣交易所得做市商或操盤手,融資目的不外乎套利投機,零手續費除了鞏固客戶、產品服務多元化之外,亦藏有成為全方位虛擬資產交易託管運營商,以確保流量與存量的目標。分佈式金融發展至此,仍然需要某種集中管理的平台維持體系運作不墜,令人不禁莞爾一笑。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一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