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了又怎樣?精神科醫師給女孩們的信:對的人不會突然出現,要靠時間積累…

2016-12-15 16:12

? 人氣

一個在精神分析科執業12年的醫生,在43歲時被宣告罹患帕金森氏症。她在重大轉捩點上體會了生命的最真實的面貌,也在其多本暢銷書中分享當醫生以來看過的生命故事。這次,她想分享的是,每個女生心裡那個「完美情人」,到底存不存在?

「幾百位精神科醫生,也贏不過一個與你真心相愛的人。」這句話是精神科醫師常說的話。你問我是不是在說笑?絕對不是。真愛會讓我們變得更美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有人願意全盤接受你的缺陷與弱點,你會開始相信「我真的是個不錯的人」。戀愛的人總是充滿自信,勇於嘗試任何事情。戀愛能打破長期圍繞自己的高牆,找到新的世界、新的際遇,並開始認識自我。從愛裡克服過去的傷痛,解放自己,讓生活變得更有活力、變得美麗。

我總會問那些害怕愛情的人:「這麼好的事你怎麼不去嘗試?」得到的答案是,他們會覺得跟對方走得太近,使他們產生過多的依賴,最後迷失自我。自我否定與自卑心理,讓他們誤以為自己被世界拋棄,沒有被愛的價值。

他們忙著推開喜歡的人,就算戀愛,也不斷擔心關係結束的那天,因此忙著築起城牆,防止自己陷得太深。一旦發現對方的缺點,他就告訴自己:「這個人不是我要的人。」隨後趕緊把對方甩掉。

對戀愛恐慌的人來說,愛不存在於現實,而是一種近乎完美的幻想。他們覺得愛要永恆不變,另一半要完美無暇、一輩子守護著他。因此,他們的愛經不起現實的考驗,更不能忍受對方犯錯或有些許的不完美。當有人滿足幻想中的條件,他會歡欣鼓舞,忙著把對方「理想化」。

以為孤單的愛情旅途終於結束,期待對方理解他、治癒他的空虛與寂寞。然而不久後,他又會開始發現對方缺點,看見不喜歡的行為,幻想瞬間破滅。反覆歷經感情的大起大落,讓他們愈來愈不相信愛情。

我並不是指理想型不好。戀愛的人本來就會「情人眼裡出西施」,這是一種投射行為。反過來說,要先有理想型才有辦法戀愛。尋找完美情人與自己的幻想,也是擺脫現實無奈的一種防禦機制。就像孩子看到勇敢、帥氣的王子與灰姑娘結為連理;或是街上的乞丐其實是王子的童話故事般,浪漫幻想會為我們帶來一種快感。

不過隨著年齡增長,我們會發現自己並不完美,也會明白他人的缺點。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會漸漸相信自己有被愛的價值,把理想化為現實。世界不完美,愛也可能不完美,但我們還是能從中找到安心與信任。

小時候,你們總會不停地問:「爸爸跟媽媽是怎麼認識的?媽媽喜歡爸爸哪一點?」你的爸爸是醫大的風雲人物,幾乎沒有人不認識他,身邊總圍繞著一堆朋友。聰明、幽默、具有領導力的他,全校大概沒有人會討厭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