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蔡英文不願意面對的真相

2019-04-22 07:20
蔡英文(左)、賴清德(右)初選之爭儘管延後,但蔡英文的民調還是落後於賴清德。(柯承惠攝)
蔡英文(左)、賴清德(右)初選之爭儘管延後,但蔡英文的民調還是落後於賴清德。(柯承惠攝)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台北市長柯文哲引用《史記·淮陰侯列傳》,描述藍綠競相爭逐大位的「亂相」,若秦(權力者)不知其鹿(統治威望或能力),天下本該無事,直言「台灣怎麼走到今天這個局面?真慘!」到底有多慘?說穿了,不過是藍綠政黨總統提名都陷入膠著或焦慮,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是「高材疾足者」,能逮到秦失之鹿。

民調始終低檔盤旋,秦鹿天下共逐之

這個問題,本不必柯文哲多想,不過,蔡英文總統迄今想不通為什麼失其鹿?多一點人想,多少可以幫助她找到答案;用最簡單的三個字解答:失民心。不必細數過去三年的政策爭議,就看最新的民調數據,不論是台灣民意基金會或者美麗島電子報的民調(二者均相對與綠營友好),蔡英文的民調依然低檔盤旋,既輸藍(韓國瑜、郭台銘),也輸綠(賴清德),唯一可以讓她稍感安慰的是,根據美麗島電子報的對比式民調,她終於些微領先柯文哲,與賴清德的差距拉近,但還是拚不過韓國瑜或才宣布投入國民黨初選的郭台銘。

這個民調趨勢還能不能持續?值得觀察,然而,揆諸民進黨初選史無前例的在登記起跑後,連改兩次,三次公告,民調改成「對比式民調」(對蔡比較有利),初選時程延後到五月二十二日之後再議,「再議」的意思是不一定還有初選,事實上,自四月上旬民進黨決定延後初選迄今近半個月,與之競爭的賴清德始終處於單兵挨打狀態,既無網路聲量更無媒體能量,甚至初選活動都寥寥可數,即使如此,台灣民意基金會的「互比式民調」,她還是落後賴清德二十二個百分點。

這個數字可以說明,為什麼當她提出不要民調,一旦做民調黨就會分裂,惡評更多,因為證明她的前一句「民調蔡英文不會輸」,不是事實;最尷尬的是,當她不要初選、不要辯論、不要民調的同時,却還提點拒絕國民黨徵召,願意接受初選考慮的郭台銘缺乏民主素養,攻擊火力立刻自我削弱。這就是蔡英文最大的問題,永遠指著別人鼻子,忘記自己正做著相同或更惡劣的事。

20190420-台灣民意基金會21日發布最新民調。民進黨總統初選:蔡英文VS.賴清德,兩次比較(2019/3、2019/4)。(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台灣民意基金會21日發布最新民調。民進黨總統初選:蔡英文VS.賴清德,兩次比較(2019/3、2019/4)。(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韓流」感性壓倒理性,民主風險擴大

蔡英文不願面對的真相,國民黨其實也不遑多讓。還是套用柯文哲的點評:「做一半跑出去選舉,也不是正常國家該有的現象」,這是應媒體訪問的自喻之言,因為根據遠見的民調,五成以上台北市民不贊成柯文哲選總統;也是對高雄市長韓國瑜的善意建言─同樣有五成以上高雄市民不贊成韓國瑜選總統,儘管仍有韓粉要在北上在中央黨部埋鍋造飯,呼籲國民黨直接徵召才就任市長四個月的韓國瑜。這與蔡英文不要初選差別不大,國民黨保留民調決勝,但是,支持韓國瑜直攻大位者抓著「徵召」不放,顯然理解才就任市長數月的人,於情於理都不適合主動投入總統提名初選,於情於理不合却要強求,當然「不正常」。

這個「不正常現象」從韓國瑜就任愈燒愈旺,已經超越理性可以控制的範圍,包括市議員當選人競相跟著韓流「全員出逃選立委」,包括韓粉狂熱到無法接受韓國瑜之外還可能有別的選擇,從尊重韓國瑜個人意願到非韓不投,民主政治設定前提是基於人的理性,當民意的感性壓倒理性,隨之而來的風險,連韓國瑜都難以測度,更難控制。

台灣民主進入顛覆期,從柯文哲顛覆藍綠、韓國瑜顛覆菁英、郭台銘顛覆政商分流的界位概念,柯文哲形容台灣進入「極端政治」,不過,這個「極端政治」,柯文哲必有一份。

20190421-台北市長柯文哲今(21)日出席「大甲媽祖北巡駐駕祈福法會」。(台北市政府提供)
台北市長柯文哲坐山觀兩黨內鬥(初選之爭),大概很慶幸自己沒有政黨依靠也就沒有羈絆。圖為柯文哲出席「大甲媽祖北巡駐駕祈福法會」。(台北市政府提供)

柯文哲坐山觀虎鬥,兩黨崩壞結局不言可喻

不知該諷刺還是該慶幸,當藍綠膠著、焦慮於初選辦不辦、怎麼辦的同時,無黨可依靠的柯文哲,反而無黨一身輕,可進可退,而且,不論藍綠各有什麼樣的震撼彈,比方說民進黨的賴清德挑戰蔡英文,比方說國民黨迸出一個郭台銘要參加初選,被民進黨打到幾近金鋼不壞之身的柯文哲,永遠還有二成多的民調支持度,總是給焦慮的藍綠另一個民意宣洩的疏洪道,就兩黨政治而言,當然也算不上正常現象。 (相關報導: 林維熊觀點:總統的新衣─蔡英文要求的是誠信?還是效忠? 更多文章

從二0一四、二0一八熱身,到二0二0決勝,台灣政治還能創造多少「極端政治的驚奇」?選票自會找到出口,但兩黨不能回歸正常的提名初選,又如何期待四處竄流的民意回到常軌?民進黨的初選已經對競爭者不公平,不能不提醒蔡英文,若以「現任總統的優勢」拒絕初選的基本程序,對她的傷害必然比賴清德更大;至於還糾結於「徵召─初選」的國民黨,九彎十八拐之後還搞不定公平公開公正的初選,那就是推倒贏局的第一張骨牌;兩黨都崩壞的結局,也就不言可喻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亞丁灣反海盜護航、吉布地建軍事基地》中國海軍邁向全球化,為大國衝突做準備
快來看食物中毒排行榜!上班族最愛「微波食品」藏了這樣的危機
食物中毒「旺季」要來了!逾8成中毒事件竟揪不出「兇手」
《與惡》精彩完結,公視證實將製作第二季!編劇預告:這些角色都沒了,劇情會「重開機」
烏克蘭總統大選揭曉:喜劇演員哲連斯基完勝現任總統波洛申科
孫慶餘專欄:郭台銘為公平初選立下典範
吳程遠觀點: 虛偽的仗義, 遮掩不了對國軍的惡意
MLB》生化人轟破貝比魯斯打點紀錄 菊池雄星6登板終獲一勝
左正東觀點:什麼是兩岸「政治」協議,政府說了算?
汪浩觀點:台灣經濟和產業發展真得岌岌可危嗎?
陳勝雄觀點:郭台銘參選,吳敦義重返執政不是夢?
趙春山觀點:選舉不能忽略「經濟安全」,國安也要「在商言商」
觀點投書:大敵當前,蔡、賴還不團結合作?
觀點投書:陳建仁看破紅塵還是被始亂終棄?
李顯峰觀點:經濟危機的成因與擴散─話說歐債危機
觀點投書:阿扁好奇怪?還是陳順勝好奇怪?
觀點投書:綠委惡整考試院是何居心
觀點投書:誰在操弄教師評鑑與升等?
終於到了倒數時刻:《冥王星任務》選摘(1)
烏克蘭總統大選》假戲真做又何妨?人民不再信任體制:笑匠跑來選總統,而且他真的要當選了!
籃球》台啤頂住璞園反撲 系列賽2比0領先
竹市補教業串聯獻愛心 全市300位清寒學子享免費補習
彭文正影射陳菊找民視高層停播《政經》 總統府:立即停止造謠
國家杜馬立法建「俄網」 俄羅斯:不像中國一樣「與世隔絕」
中職》啟蒙恩師陳献榮現身引退儀式 爆料陳江和不怕訓練怕吃飯
科倫拜高中屠殺案20周年》心碎與希望、憤怒與寬恕並存 科倫拜倖存者走過20年艱辛歲月
四個意識、三會一課是什麼?答不出習近平執政理念 黑龍江交通廳黨組整改「深刻反思」
2020蔡柯配?柯文哲:市長能做的事比副總統多
郭台銘轟160萬人吃不飽 陳吉仲反擊:別移花接木,這是馬政府時期數據
籃球》雙洋將一度鬧內鬨 裕隆仍險勝富邦
角逐藍營總統初選 張亞中:不解高層為何只談徵召,不敢論辯治國理念?
中職》陳江和結束13年職棒生涯 引退儀式上一度感動落淚
蔡英文反擊郭台銘:國民黨執政將鑰匙交給北京,結果是低薪、低競爭力
北馬其頓總統大選登場 更改國名協議成選戰焦點
「今晚德里,完全瘋狂」29歲調查記者北愛爾蘭動亂中彈殉職 警方認定「新愛爾蘭共和軍」涉重嫌
主持復活節前夕守夜彌撒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別只想著發大財
中職》詹子賢延長賽敲再見三分砲 送給陳江和完美退休禮
研究老子也會踩到共產黨「妄議中央」地雷!中國社會科學研究嚴控政治方向
台中花博虧損逾12億?盧秀燕澄清:年底才結算,7成市民滿意才重要
Uber司機不滿修法 200輛車上凱道排「103-1 NO」抗議
印尼社會力保多元主義 對抗伊斯蘭保守勢力
《政經》收攤和陳菊有關?彭文正稱「被媽祖託夢」:民視高層用「假財報」把節目做掉
「印度洋珍珠」濺血!斯里蘭卡恐怖攻擊8連爆、逾650人死傷 政府緊急實施宵禁、關閉社群媒體
【Gene思書齋】放空的科學與藝術:腦子愈放空愈能迸出創意點子
憲兵、警察相繼換裝,他們的「新衣」和過去有何不同?帶你透視勤務服上這些小細節
郭台銘參選總統 柯文哲:政府和企業不一樣,要用「上人」方式領導公務員
解套!國民黨擬推特別提名辦法納韓國瑜、郭台銘 藍委:看來最合理
韓國瑜稱台灣沒軍法像「太監穿西裝」 賴清德:韓市長引喻失當
德國之聲評論:「印尼的歐巴馬」背叛了他的價值觀
在英國幾乎被人遺忘,在現代中國留下印記──中國近代史風雲人物: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