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倫拜高中屠殺案20周年》2名少年殺人魔相信自己會留名歷史,遺憾的是,他們說對了

2019-04-20 08:10

? 人氣

1999年4月20日,美國科羅拉多州科倫拜高中(Columbine High School)發生校園槍擊案,寫下美國治安史與教育史血腥的一頁(AP)

1999年4月20日,美國科羅拉多州科倫拜高中(Columbine High School)發生校園槍擊案,寫下美國治安史與教育史血腥的一頁(AP)

1990年4月20日發生的科倫拜高中屠殺案,當然不是美國第一樁大規模校園槍擊案,15死(包括2名凶手)21傷也不是當時死傷最慘重的案例──1966年8月1日德州大學高塔槍擊案(University of Texas tower shooting)造成18死(包括凶手)31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前仆後繼的「科倫拜人」

然而科倫拜事件在美國歷史上卻有無可比擬的地位,2名少年殺人魔哈里斯(Eric Harris)與克萊伯德(Dylan Klebold)成了反社會心理與暴力殺戮的偶像,從服裝到行為都成為被模仿的對象。1999年迄今,「科倫拜人」(Columbiners)前仆後繼,在美國各級學校上演「科倫拜模式」,慘烈情況也不斷「刷新紀錄」。

科倫拜校園屠殺案凶手哈里斯(左)與克萊伯德(Wikipedia/Fair Use)
科倫拜校園屠殺案凶手哈里斯(左)與克萊伯德(Wikipedia/Fair Use)

甚至可以這麼說,「科倫拜人」已形成一種黑暗的次文化,過去20年來美國的學生都屬於「科倫拜世代」(Columbine generation)。

美國心理學家彼得森(Jillian Peterson)與社會學家鄧斯里(James Densley)在〈科倫拜如何成為校園殺手的藍圖〉一文中指出,科倫拜為美國催生出一種新的校園暴力形式。1999年迄今,美國高中以下學校發生6起大規模(至少4人死亡)槍擊案、40起一般槍擊案,其中近半數──20起──的犯案者刻意模仿科倫拜模式;如果加上執行前被破獲的案例,「科倫拜人」更是多得可怕。

「科倫拜人」將自身的著迷化為他人的噩夢

歪風至今未熄。這個月也就是科倫拜事件20周年前夕,一名迷戀科倫拜槍手的女子派絲(Sol Pais)帶著霰彈槍來到科羅拉多州,據傳可能是要去科倫拜高中朝聖,州政府大為緊張,通令各級學校停課。警方17日發現她陳屍首府丹佛(Denver)附近山區,顯然是自殺。派絲才18歲,換言之,科倫拜事件爆發時,她還沒出生。

有些「科倫拜人」將自身的著迷化為他人的噩夢。例如2018年佛羅里達州馬喬瑞史東曼道格拉斯中學(Marjory Stoneman Douglas High School)槍擊案兇嫌克魯茲(Nikolas Cruz),2016年南卡羅來納州湯斯維爾小學(Townville Elementary School)槍擊案兇嫌奧斯本(Jesse Osborne),2012年康乃狄克州桑迪胡克小學(Sandy Hook Elementary School)槍擊案兇嫌蘭薩(Adam Lanza)……

他們有的立志成為「史上最年輕大規模槍擊案槍手」,有的在Tumblr建立「紀念」哈里斯與克萊伯德的專頁,有的模仿兩人作案過程穿上風衣,有的看了相關紀錄片與書籍後大受啟發「有為者亦若是」……

1999年4月20日,美國科羅拉多州科倫拜高中(Columbine High School)發生校園槍擊案,寫下美國治安史與教育史血腥的一頁(AP)
1999年4月20日,美國科羅拉多州科倫拜高中(Columbine High School)發生校園槍擊案,寫下美國治安史與教育史血腥的一頁(AP)

留下宣言、錄製影片、「名留青史」

彼得森與鄧斯里認為,「科倫拜人」次文化之所以歷久不衰,甚至流毒其他國家,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哈里斯與克萊伯德留下了「作案宣言」,還錄製了多部影片(已經銷毀)說明作案計畫,希望死後「名留青史」,遺憾的是,他們得逞了。

科倫拜之前的校園殺手,並沒有一套模式化的行為、衣著和語彙,哈里斯與克萊伯德則營造出這樣的一套「共享知識」(common knowledge)。此外,科倫拜事件正逢有線電視24小時播放新聞、網際網路使用者激增的年代到來,新的傳播方式讓犯案者在網路上「永垂不朽」,也因此鼓舞更多「「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遺臭萬年」的效尤者。

1999年4月20日,美國科羅拉多州科倫拜高中(Columbine High School)發生校園槍擊案,寫下美國治安史與教育史血腥的一頁(AP)
1999年4月20日,美國科羅拉多州科倫拜高中(Columbine High School)發生校園槍擊案,寫下美國治安史與教育史血腥的一頁(AP)

公眾的著迷是否催生出更多的「科倫拜人」?

校園殺手多半是在學的學生,陷入人生危機,受過心靈創傷,有明顯自殺傾向,而且期望「死得轟轟烈烈」。這樣的學生一直都存在,只是從1999年4月20日之後,他們有了一套行事範本。而公眾對於科倫拜事件的著迷──影片、書籍、網站、迷因(meme),從幼稚園到高中無所不在的安檢措施,讓校園槍擊案的陰影籠罩美國人的童年,讓他們成為「科倫拜世代」,同時也催生出更多的「科倫拜人」。

彼得森與鄧斯里認為,想要打破這樣的惡性循環,首先要破除媒體對大規模槍擊案的耽溺,不讓犯案者惡名昭彰,甚至不報姓名、不登照片;類似日前紐西蘭基督城(Christchurch)清真寺恐攻之後,該國政府的作法。

第二步則是教育政策的典範轉移,從校園安全轉向整體的暴力防範──心理衛生、提供支持的環境、堅實的人際關係、及時的危機介入與降低衝突。對老師而言,教導學生同理心與生命的韌性,與教導學生如何逃命、躲藏與求生一樣重要。

兩位學者最後指出,校園暴力的受難者與不應被遺忘,但是為了避免再過20年仍然歪風不熄,仍然效尤者眾,世人必須讓科倫拜屠殺案這一齣悲劇永遠謝幕。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