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父母」的條件就是願意為孩子犧牲一切?過來人真心話:父母太自以為是,太小看孩子

2019-04-19 15:55

? 人氣

如果父母沒辦法把孩子當作是自己以外的獨立個體,一個有想法、有主見、有能力的個體,也就沒辦法把自己從「父母」的壓力中解脫出來。(圖/取自youtube)

如果父母沒辦法把孩子當作是自己以外的獨立個體,一個有想法、有主見、有能力的個體,也就沒辦法把自己從「父母」的壓力中解脫出來。(圖/取自youtube)

我有一個朋友是年輕的媽媽。她和老公工作都很忙,白天拜託老人家照顧孩子。有一段時間她有一個苦惱,就是孩子習慣了和外婆一起玩耍,晚上被父母接回家就很不樂意,堅持要跟外婆一起睡,這讓她心裡很不是滋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硬要把孩子帶回家吧,孩子哇哇大哭,朋友也狠不下這個心。孩子那麼小,不懂得父母的心情。外婆也很為難,又心疼外孫,又對女兒感到抱歉。老公遇到這種事也不方便說什麼。朋友找我,問我有沒有這樣一種理論:「孩子從小跟爸爸媽媽睡,會為身心健康會帶來更多的好處。」假如這個結論成立,她就可以更理直氣壯,堅持把孩子接回家。可惜,我沒有這種理論。

我在想,這種理論真正的用途在哪裡呢?也許她希望用這個說法鎮住自己的父母:「這是為孩子好。」也許用來爭取老公的支持:「這是為孩子好。」

也許是在心裡對哇哇大哭的孩子交代:「寶貝對不起,我知道你不樂意,但這麼做是為了你好。」她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東西,來調節與父母、丈夫以及孩子之間的關係。這個東西就是「為孩子好」。但她真的只有這一個東西可用嗎?

我問她:「妳想接孩子回家嗎?」

她兩眼發光,點點頭。我說:「那就好了。妳是孩子的媽媽,晚上想接孩子回家睡覺。這是妳作為媽媽合理的需求,妳可以用妳自己的方式。」

我把「妳」這個字說得很重,意思是「管他們呢,妳有妳的權利」。她覺得我說得有道理,但是想了一會兒,又覺得不對了:「但是孩子不願意啊!孩子的需求是跟外婆一起睡,他哭鬧打滾不跟我們走,怎麼辦?」

我說,這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妳有妳的需求,人家有人家的需求。大家的需求不一樣,免不了會有衝突。」重點是,衝突並不壞,它是人際關係中的必經之路。從小到大,誰沒經歷過衝突呢?每個人都在衝突中學習各種應對的策略。像我這位朋友,在職場上也是處理衝突的一把好手(尋求理論支持,正是她的策略之一)―如果放到職場以外的場合呢?

「生活中我可以撒嬌啊!」她恍然大悟。

「好辦法,」我心悅誠服地說,「妳可以試試跟孩子撒嬌。」

沒想到這段簡單的對話,給我的朋友帶來了相當大的觸動。她後來跟很多人講這件事情,有些人的反應出乎我的意料。比如有人說:「這個觀點太可怕了。利用孩子滿足大人的需要,把孩子當成什麼了?」

朋友轉述了這句責難,我心裡忍不住想反唇相譏:「不然呢?難道當初想生孩子的時候,有誰問過孩子的需要嗎?」

好,我終於鼓起勇氣說出了這句話。

我自己也是一個父親。有一天,我和一位老師談到教養孩子的煩惱。我很懊惱地發現,我對女兒表現出的不耐煩,其實是在處理我自己的衝突。我有點自責,讓女兒承擔了不該她承擔的東西。老師非常體貼地寬慰我:「沒事的,孩子從來都在負擔不屬於他們的東西。當初就是為了滿足大人才被送到這個世界的。本質上已經這樣了,後邊還在乎多那一點半點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