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是三國時期蜀漢後期的一位名將,雖然識字不多,但他的軍事才能絕對不容小覷。別看他外表粗獷,實際上心思細膩、眼光獨到,是個實打實的戰略型人才。當時的人還拿他跟其他名將相比,稱讚說,「前有王平、句扶,後有張翼、廖化。」可見他的地位與實力。
據《搜狐網》報導,其實王平一開始並不在劉備麾下,而是曹操手下的一名小將。但也許是曹操看走了眼,沒有真正發掘他的潛力。王平也感覺自己在那樣的環境下難有發展,於是毅然決然在公元219年投奔了劉備,這才真正開始了他傳奇般的軍旅生涯。
說到曹操,三國時期他的實力無疑是最強的。不只是地盤大,還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更重要的是他非常重視人才。像是許攸想投靠他時,曹操一高興,竟然赤腳就跑出去迎接。還有殺了他兒子曹昂的賈詡,曹操也能放下私人恩怨,把賈詡納為麾下,這種氣度真的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
識人之明:劉備慧眼識才
不過再英明的領導也有看錯人的時候。王平在曹操那裡一直不被重用,也沒什麼表現機會,這才讓他選擇轉投劉備。而劉備雖然勢力不如曹操,也沒什麼「天子光環」,但他有一個很強的本事,就是會看人。他相信王平是可造之材,甚至在臨終前都沒忘記把這樣的人才留給蜀漢。
關鍵轉折:街亭之敗後嶄露頭角
後來接手蜀漢的是諸葛亮,他開始北伐,希望能振興漢室,不過即使像諸葛亮這樣智慧超群的人,也有失誤。他當初重用了馬謖,結果馬謖在街亭失守,被張郃擊敗,整個戰局大受打擊。幸好王平臨危不亂,及時穩住局勢,才沒讓蜀軍徹底潰敗。
諸葛亮轉而倚重王平
這次之後,諸葛亮對王平刮目相看,也把原本寄望於馬謖的信任轉交給了王平,而王平也沒讓他失望,接連在戰場上立功,慢慢升到了高位,甚至被封為侯爵。
王平封侯:單擋二十萬曹軍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仗發生在公元244年,當時魏國的曹爽帶著十萬大軍來犯,蜀地一時人心惶惶,面對這麼大的壓力,王平展現出將才風範,用不足3萬的兵力,對抗曹爽十萬大軍的「興勢之戰」,不慌不忙地召開緊急會議,擬定對策,最後成功將曹爽的軍隊打得潰不成軍。
這一仗,不僅穩住了蜀國的國勢,也重創了曹爽的聲望。從一個被看輕的小兵,到能單獨擋下二十萬大軍的蜀漢大將,王平為蜀漢續了命。這一戰距王平棄魏投蜀,過了25年。
資料來源:《搜狐網》 (相關報導: 關羽真的是因為「大意失荊州」嗎?歷史專家還原背後真相,原來我們都誤會他了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陳得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