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15日對伊朗再次發動大規模襲擊,目標鎖定其能源產業與國防部總部;德黑蘭當局也發動新一輪致命攻擊作為回應,除了針對以色列各地發動飛彈攻勢,革命衛隊宣稱以色列戰機的燃料生產設施也遭到攻擊,但以方未予證實。
美聯社指出,以色列與伊朗這波同步攻擊,是兩天前以色列國防軍突襲德黑蘭以來最新爆發的暴力衝突。以色列軍方與伊朗國家電視台均在午夜時分爆炸聲響起時,宣布伊朗最新一輪飛彈攻擊的消息,與此同時以色列安全內閣正在召開會議,以色列防長卡茲則宣稱「德黑蘭正在燃燒」。在這幾日的持續衝突中,伊朗與美國原定的核談判計劃遭到取消,使得戰事何時及如何結束更添變數。
以色列緊急部門表示,全國各地都傳出傷亡,包括以色列北部加利利地區(Galilee region)一棟公寓大樓有4人不幸喪生,顯然住宅區也成為交戰的目標;伊朗方面的傷亡數字尚未立即公布,不過以色列此次襲擊的目標包括德黑蘭的伊朗國防部大樓、以及與伊朗核計畫相關的設施。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以色列戰機的燃料生產設施也遭到攻擊,但以方未予證實。
美聯社指出,當以色列持續對伊朗境內發動攻擊,使德黑蘭倖存的領導階層面臨一個艱難抉擇:是要跟軍事實力更強大的以色列進一步衝突,或是尋求外交途徑解決。不過世界各國領袖緊急呼籲降溫局勢,避免全面戰爭爆發。中國外交部長表示,攻擊核設施開創了「危險先例」。該地區緊張情勢已達臨界點,以色列在歷經20個月的加薩戰爭後,正在針對哈瑪斯(Hamas)發動新一輪清剿行動。
至於針對伊朗發動的攻勢,以色列宣稱過去兩天已執行數百次空襲,擊斃至少20名高階將領、9名參與伊朗核計畫的資深科學家與專家。伊朗駐聯合國大使則宣稱以色列造成78人死亡、320多人受傷。美國情報機構與國際原子能總署多次表示,在以色列上週五開始對伊朗發動空襲前,伊朗並沒有尋求發展核武的跡象。但伊朗的鈾濃縮確實已接近武器級水準,聯合國的原子能監督機構更譴責伊朗未履行防止其發展核武的義務。
以色列總理班傑明·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將摧毀伊朗核計畫列為首要任務,他表示以色列迄今的襲擊「與我們部隊在未來幾天將讓他們感受到的威力相比,根本不算什麼。」伊朗半官方新聞機構報導,一架以色列無人機襲擊了伊朗一處天然氣處理廠並引發「強烈爆炸」,甚至引發全球最大天然氣田——南帕爾斯(South Pars)天然氣田——的火災。美聯社指出,若此消息屬實代表雙方的衝突再度升級,這也是以色列首次對伊朗石油和天然氣產業發動攻擊。
居中斡旋的中東國家阿曼表示,原定15日舉行的第六輪美伊間接核談判將取消。一名不願具名的美國高階官員表示:「我們仍致力於談判,希望伊朗能盡快回到談判桌。」不過伊朗外交部長阿巴斯·阿拉奇(Abbas Araghchi)14日表示,在以色列發動襲擊後,核談判已「站不住腳」。阿拉奇透過官方伊朗通訊社 IRNA 發表的聲明中指出,以色列空襲是「華府直接支持的結果」,不過美方表示「並未參與此次襲擊行動」。美國總統川普13日則敦促伊朗就其核計劃與美國達成協議,並表示「伊朗必須在為時已晚前達成協議」。
由於以色列襲擊了伊朗位於納坦茲的主要核子濃縮設施,美聯社分析最新衛星照片後顯示,該設施確實遭到嚴重破壞。 不過聯合國核子事務負責人拉斐爾·格羅西告訴安理會,納坦茲設施的地上部分已被摧毀,但地下的主要離心機設施似乎沒有受到打擊,不過供電設施被炸毀可能已損壞那裡的基礎設施。以色列宣稱他們襲擊了伊斯法罕的一處核子研究設施,包括濃縮鈾轉化基礎設施、以及伊朗西部的數十座雷達設施和地對空飛彈發射器。 (相關報導: 以色列對伊朗油氣設施下手!全球最大天然氣田發生火災,路透稱「以伊戰爭重大升級」 | 更多文章 )
國際原子能總署表示,伊斯法罕核電廠的四座「關鍵建築」遭到破壞,其中包括鈾轉化設施。該機構還補充說:「與納坦茲核電廠一樣,預計場外輻射水準不會增加。」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以色列官員表示,根據軍方的初步評估,伊朗修復納坦茲和伊斯法罕核設施的損壞「需要的時間遠不止幾週」。這位官員表示,軍方「掌握了確鑿情報,顯示伊斯法罕的生產是用於軍事目的」。不過以色列否認襲擊了位於德黑蘭東南約 100 公里(60 英里)的福爾多核濃縮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