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和平與安全中心、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舉辦的「台還防衛兵推」,因美日台名將雲集,受到矚目。但於此同時,中國雙航母進入第二島鏈,這又是否代表民主聯盟在第一島鏈的協防已經出現破口?
美國前太平洋司令布萊爾這次應邀來台,他對中國是實是虛,有怎麼樣的看法?當中國不斷在印太各國挑釁,還不斷衝破第一島鏈,甚至到達第二島鏈,他又有怎樣的評估?

共軍雙航母進入第二島鏈 布萊爾:戰爭爆發時未必撐得過去
布萊爾表示,必須理解海上戰爭在戰時與平時的差別,在平時,無論是軍艦還是民用船隻,都可以在國際水域航行到世界各地,沒有太大意義上的限制,也沒有人會反對,因為沒有跨越什麼國際邊界,可以自由航行,但對於嚇阻而言,真正的問題是,「一旦戰爭爆發,你是否有能力持續維持海軍存在?」
布萊爾強調,如果現在是敵對狀態,這些船早就被擊沉了,中國現在所做的,其實就是所謂的「炮艦外交」也就是把大型軍艦開到第二島鏈外,然後對台灣、日本和美國施壓,要他們做出政治讓步。他表示,但真正重要的是,一旦發生衝突,中國那些在這些海域活動的軍艦將會被擊沉,所以他們現在在平時的航行,實際上沒有真正的政治意義;對於中共航母到第二島鏈,布萊爾比喻,有些城市區域白天走進去會覺得還算安全,但絕對不會在晚上去,平時就像是白天走在治安不好的地區,而戰時就像晚上走進去,大概撐不過去。

大家怕航母 布萊爾:不會對台灣自我防衛有差別
現在中共仍不斷在建造航母,甚至軍方認為中共若有4艘航母,將會改變整個區域情勢,究竟中共放了幾艘航母以後真的將會影響美國的世界地位?對此,布萊爾表示,航母不過是用來載運飛機的大型載台而已,而中國擁有大量陸基飛機,可以威脅台灣。他認為,將飛機放在船上比放在陸基還要昂貴,所以他不認為4艘、6艘航母,對台灣自我防衛有什麼差別。
布萊爾表示,不要用數字做兩國的軍事比較,航母不只會受到其他航艦威脅,還會被潛艦、對艦飛彈以及陸基飛彈和戰機威脅。布萊爾重申,不認為這麼少量的中國航艦,會對台灣防衛造成決定性的影響。布萊爾更直言,「我寧願看到中國把資源花在航艦上,因為相較於我們關心的任務,他們花在其他武器系統上的威脅更大。」所以從中國的角度來看,這並不是明智的決定,但從美國和台灣的角度來看,讓他們大量投資航艦反而是件好事。

布萊爾心內話 台灣國軍必須強大且均衡
至於台灣目前正在著手打造8艘潛艦,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布萊爾認為,「潛艦非常有用」,如果能成功擊沉或擊傷水面艦艇,甚至能改變衝突走向,所以,擁有8艘潛艦的台灣潛艦部隊,對任何中國的侵略都會構成真實威脅;不過布萊爾也說,但潛艦成本高昂,購買潛艦是件好事,「但不要把全部預算都用在買潛艦上。」
布萊爾指出,台灣在自我防衛上沒有萬靈丹,沒有哪一套系統可以讓你說「有了這個,我就安全了」。台灣必須在空中、海上與陸地三方面都具備均衡的能力,並且在傳統軍力與新型無人系統之間取得平衡,要做到這點的話,台灣需要持續增加國防預算,才能擁有一支強大且均衡的軍力。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