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技術太震撼「專利已是全球之冠」!美國輸到大老闆們喊話:一手好牌打到爛

2025-06-15 14:19
美中正在針對「核融合」展開競爭。(示意圖/取自網路)
目錄

在人工智慧之外,美中科技角力正悄悄擴展至另一個戰略高地,「核融合」被視為未來清潔能源終極解方的尖端技術,如今也成為美中兩國競爭的焦點。

中國核融合突飛猛進、美國恐失領先優勢

根據美國科技媒體《GeekWire》報導,近日在西雅圖舉行的技術聯盟會議上,多家美國核融合企業對中國的發展步調表示高度關切。

Zap Energy研發主管萊維特(Ben Levitt)直言,美國雖曾在核融合領域佔有領先地位,但由於政策投資不足、發展進度緩慢,相對於中國大力投資,「如今我們已經落居下風」,簡直是一手好牌打到爛

Zap Energy是美國能源部2023年所補助的8家核融合企業之一,當年總補助金額達4600萬美元(約新台幣13.5億元),目標是在2025年底前提出聚變電廠的概念設計並規劃未來藍圖。不過目前僅有3家公司完成其中5項研究項目,Zap仍處於早期階段。

中國「模仿者」已崛起

另一家核融合新創Helion Energy聯合創辦人潘科蒂(Anthony Pancotti)警告,中國不僅在資源調度上具備優勢,近年也出現大量「模仿美國技術」的現象他直言,中國能動用的人力與資金規模,甚至超越美國風險投資界的能力,這將對技術安全與供應鏈形成雙重威脅。

根據《CNN》2024年報導,自2015年以來,中國在核融合領域的專利數量急速攀升,已居世界之冠。與此同時,中國還建成全球首座「全高溫超導托卡馬克裝置」,技術實力備受矚目。

反觀美國,核融合設備普遍老化,發展上愈加倚賴日本、歐洲與英國等盟友的技術支援。核融合產業協會(Fusion Industry Association)執行長霍蘭(Andrew Holland)坦承,美國在設備現代化方面面臨瓶頸。

中美年投入差距達倍數

核融合是太陽能量的來源,被視為解決氣候變遷與能源枯竭的潛力技術,可控核融合若能實現,將為全球提供近乎無限、無碳排的能源。

然而,美中兩國在資源投入上早已拉開距離。拜登政府主政期間,美國政府每年在核融合研發的預算約為8億美元(約新台幣236億元),而中國投入金額估計超過美國兩倍

在全球邁向淨零碳排的競賽中,核融合不僅是能源問題,更升高為下一波地緣政治與科技實力的象徵。美國若未能加速追趕,恐將在「人造太陽」的未來中失去主導地位。
(相關報導: 不只是因為台積電!台灣「3原因」中國不敢出手,美智庫:打下去全球GDP掉10% 更多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