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統包龍頭股價大暴跌!「196億工程款收不回」,擁80張老股東:損失空前的大

2025-06-09 12:44
中鼎股價重挫。(圖/新新聞資料照)
目錄

台灣統包工程承攬商「中鼎工程公司」(CPC)不僅實績遍及全球,更8度入選國際工程權威雜誌《ENR》全球百大,為台灣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卻因美國子公司承攬煉油廠統包案爆出爭議,近200億元工程款恐難收回,公司又延遲半年才公告重大訊息,不僅引發小股東強烈不滿,還重創股價,原本例行的股東會也被迫延長至近3小時。

196億元工程款恐全數落空!中鼎股價連4跌停、重摔創15年新低

根據《CTWANT》報導,事件起於2021年,中鼎與業主BKRF簽訂煉油廠統包工程合約,不過,雙方對合約條款、執行範圍認知落差導致爭議,自2022年起BKRF便暫停付款,約196億元應收工程款恐無法追回。

儘管,早在當年中鼎便組成跨國法律團隊處理,整起事件卻始終未對外說明進展,直到今年4月,BKRF母公司GCEH聲請破產重整,才於隔日火速公告,並在Q1財報中提列31億元損失。

而這起消息延遲公布重挫市場信心,中鼎股價自去年高點55元一路崩跌,今年4月更因利空爆量下殺,連續4天跌停至25.65元,創下自2009年以來新低。

其中,今年的年報篇幅驟減至僅約過去的1/3,不僅幾乎未提子公司營運狀況,連BKRF工程案也完全隱匿。

老股東苦撐不退場

為此,中鼎因違反重大訊息揭露規定,遭證交所開罰100萬元,這已是第2度受罰。小股東也在股東會上氣憤砲轟,有人主張減發董事酬勞以示懲戒,也有人不滿發言被打斷。

「(中鼎)這次損失是空前的大,從來沒有過。」一名持有80張中鼎股票的黃姓退休員工表示,自己30年前就在中鼎子公司任職,過去中鼎穩定配息,一直是他和多數同事仰賴的退休金來源,如今事件爆發,讓他深感衝擊。

「公司強調現金流無虞、在建工程充足,只是代表不會倒,但未來幾年都有可能持續攤提損失。」不過,黃姓退休員工仍選擇不賣股,認為中鼎基本體質尚可,旗下新鼎、崑鼎2家子公司表現穩健,期盼未來逐步回穩,也為自己過往的職涯留下一點紀念。
(相關報導: 輝達神助攻!這1檔「AI隱形冠軍」股價崩跌四成,專家卻喊:訂單只會越來越多,快撿便宜 更多文章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