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024年國內生育率「連續第9年下降」,如今更達到另一個歷史新低點,這也凸顯該國政府、在試圖扭轉老化且少子社會趨勢上,不僅面臨艱難挑戰,同時許多促進結婚或生育的優惠政策,似乎並沒能真正打動自家國民。
根據厚生勞動省4日公布的數據,總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指一名婦女在其育齡期內可能生育的平均子女數)從前一年的1.2下降至1.15,創下自1947年有記錄以來新低。這項趨勢在東京都(Tokyo)尤其明顯,該行政區生育率已連續2年呈現低於1。2024年的總出生人數是68.6萬,這也是該項數據,自1899年有記錄以來,年度出生人數首次跌破70萬大關。
Japan’s fertility rate declined in 2024 for the ninth consecutive year, reaching another historical low that underscores the immense challenge facing the government as it attempts to reverse the trend in one of the world’s most aged societieshttps://t.co/3F4rjzaEfT
— Bloomberg (@business)June 4, 2025
同年死亡人數約161萬人,導致淨人口呈現減少狀態,人口縮減約91.9萬人。雖然日本低生育率早已不是新聞,但這個下滑速度之快,卻讓不少專家和外媒感到訝異,因為日本國立社會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曾在2023年做出預測,認為2024年出生人數落在75.5萬人、生育率為1.27,至於何時每年出生人數會跌破70萬,研究人員當時認為是:2038年。
這些數據凸顯日本政府必須盡快推動提高生育率的方法,石破茂首相(Shigeru Ishiba)推出一系列減輕家庭經濟負擔的政策,包含擴大兒童補貼、高中免學費和夫妻育嬰假全額薪資補貼,並大幅改善育兒和護理人員的薪資條件。地方政府也積極舉辦交友聯誼和相親,希望藉此推動男女結識更多人,創造潛在婚姻的可能性。
但看在外媒眼中,日本如今面臨低生育率,而且長時間始終找不到真正能「增加子女」的手段,其背後還有一個該國政府不想觸碰的現實:在日本,婚外生育的比例相比海外低非常多。既有根深蒂固的社會規範與壓力,使得多數人難以在婚姻或同居關係之外生育和撫養子女,這也代表一旦結婚對數減少或沒有成長,就會直接導致出生人數減少。可是厚生勞動省最新聲明中卻表示,該國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危機,背後主因包含年輕女性人口減少,以及日本社會普遍「晚婚晚育」,似乎依然沒有把外媒考慮的點納入討論範圍。

透過官方數據,日本2024年自然減少人口數(出生人數減去死亡人數)也創下歷史新高,達到91萬9237人。這個數字不僅比2023年又多7萬,同時也意味著,日本國內一年消失的人口數量,幾乎等同四國地區香川縣(Kagawa)的總人口。
如今的日本,面臨兩大同時發生的難題:一是隨著少子化愈發嚴重,國內人口也不斷縮水,會導致未來繳交社會保險的人數愈來愈少,但需要使用的人數卻不斷增加。第二個難題則是,為了吸引更多青壯年世代願意結婚生育下一代,政府不斷加碼各種福利優惠措施,這些優惠背後都需要錢,已經開始對日本國家財政帶來巨大壓力,2025財政年度的社會福利支出,總計38.3兆日圓(約新台幣8兆元),佔國家總預算的三分之一。

低生育率和少子化趨勢,除了讓國家財政背負沉重負擔外,另一個更直接的擔憂則是:勞動人口大幅縮水。根據顧問機構估計,假如日本無法在短時間內改善現有趨勢,最快在2030年之前,該國國內將面臨至少630萬勞工人口的缺口,屆時將對這個單一族群的島嶼國家,造成更大衝擊和挑戰。
(相關報導:
南韓為提高生育率有夠拼!地方政府大灑幣,補助金竟從第一次約會發到結婚
|
更多文章
)